草工艺

以草为材料的手工艺及其加工产业。草即通草,又名通脱木,为五加科灌木;原产亚洲南部。中国古籍多有记载,名称不一,如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

颜水龙。1952。《台湾工艺》。台北:颜水龙。

苏子建,1999。〈新竹硕果仅存的草业者:吉森公司访问记〉。《竹堑文献》,11:96-105。

*张德南。1999。〈台湾草业翘首:金泉发1878-1939的初探〉。《竹堑文献》,12:76-87。

*黄丽妃。2005。〈遇水则发:草纸绘出立体画〉。《新台湾新闻周刊》,474:42-44。

*洪丽雯。2006。〈被遗忘的植物:草〉。《台湾博物》,90:82-85。

*曾立维。2004。〈日治时期台湾的草产业:以新竹地区为探讨中心〉。《政大史粹》,7:91-157。

张德南。〈新竹的传统行业:草、香粉与米粉〉。新竹市青草湖社区大学,「竹堑地区发展研究」。2008年9月15日读取。http://www.bamboo.hc.edu.tw/~hobo/zhuqian/textbook/html/week11.html。

传统材料的历史-类纸与纸。http://www.serenades.myweb.hinet.net/ahd/paper2008.ppt。

*游以德、陈玉峰、吴盈。1989。《台湾原生植物》。台北:淑馨。

*台湾植物志编纂委员会。1977。《台湾植物志》。台北:现代关系。

*黄旺成监修,林水树纂修。1956。〈商业?金融?特产〉。收於《台湾省新竹县志稿卷六:经济志》。新竹县文献委员会编。新竹:新竹县文献委员会。

岛田弥氏。1925。《草栽培法》。新竹:新竹州。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商工课编。1935。〈草纸に关する调查〉。收於《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商工课工业汇报第3号》。台北: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商工课。

丙牛生。1910。〈台湾の草(上)〉。《台湾时报》,14:7-10。

丙牛生。1910。〈台湾の草(下)〉。《台湾时报》,16:16-24。

王石鹏。1957。《台湾三字经》。「台湾文献丛刊」162。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