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
661.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

至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能清头目、通血脉、理气机,对头痛目眩、鼻塞、胎位不正有防治作用。能浅刺0.1 寸,但孕妇禁针。 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能健脾利湿。通利三焦,可防治水肿、腰背湿痛、水谷不...

381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足少阴肾经上的保健穴
662. 足少阴肾经上的保健穴

涌泉: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蜷足时凹陷中。本穴能宁神、开窍、清热,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对头痛、头昏、中风昏迷、休克、小儿惊风、小便不利、大便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

426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保健穴
663. 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保健穴

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本穴宽胸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对心痛、失眠、胸闷、心悸诸多心经病症皆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中冲:在中指尖端的中央,是常用的急救穴之一。能清心开窍。退热苏厥,对中风昏迷,舌...

433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保健穴
664. 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保健穴

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本穴能舒筋、通络、解热,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对肩臂痛、腕痛、扁桃体炎防治效果较好。宜直刺0.3~0.5寸。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本穴能理气解郁,疏通腑气,通经络,能较好...

345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足少阳胆经上的保健穴
665. 足少阳胆经上的保健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是较好的保健穴之一。功能聪耳明目、醒脑开窍、疏风解热,对神经衰弱、落枕、目赤痛、中风、耳鸣等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针刺时宜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1寸。环跳:在股骨大转...

374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足厥阴肝经上的保健穴
666. 足厥阴肝经上的保健穴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能疏肝理气。镇惊熄风、通络活血,对头痛、目眩、高血压、胸满胁痛有防治作用。宜直刺0.5~1寸。章门:在第十一肋端。本穴既可健脾、胃,又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凡腹胀、胃脘痛、胁痛、...

394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其他经脉上的保健穴
667. 其他经脉上的保健穴

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可防治腹痛、月经不调、不孕、带下、遗精诸症。宜直刺1~2寸,但孕妇禁针。气海:位于脐下1.5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升阳补气、补虚固本,对...

352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介绍一些针灸的常用针法
668. 介绍一些针灸的常用针法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所谓直接灸,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

345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日常灸法保健的机理
669. 日常灸法保健的机理

(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344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细谈推拿保健的作用
670. 细谈推拿保健的作用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

356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小编推荐--气血双补类
671. 小编推荐--气血双补类

由于气和血是构成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气血两虚者,往往表现全身性虚弱,造成外邪乘虚而入,诸病发生。而经常服用气血双补类中成药,能增强人体的多种机能,填补机体的物质基础,使之动力增加,起到...

360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健脾益胃类中成药
672. 健脾益胃类中成药

脾胃乃人体中气之所在,中气来源于脾胃饮食的摄纳和营养的吸收,是后天之本。昔胃的纳谷功能失常,脾的运化机能乏力,则气血化生不足,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营养失调,机体呈现虚弱症状。本类中成药旨在培补后天脾胃为主,使中气健...

398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补肾气类中成药
673. 补肾气类中成药

历代方书所载之延年益寿中成药,以补肾者居多。盖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所居,肾气旺盛,则延缓衰老而增寿。(1)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成分:怀生地、山茱萸、白茯神、牡丹皮、五味子、麦门冬、干山药、益智仁。功能:滋补...

332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阴阳双补类中成药
674. 阴阳双补类中成药

养生之道网导读:阴阳双补类中成药,此类中成药既能补阴、又能补阳,适用于阴阳两虚者。一些人或因先天不足、或因病后虚弱、或因日渐衰老,阴阳消长失控,出现偏盛或偏衰,产生一系列病理症状。因此,必须使阴阳恢复平衡、协调,下...

384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宁心安神健脑类中成药
675. 宁心安神健脑类中成药

这类成药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心、神、脑,这些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组织起着补益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主血脉,其华在面。”正因为心具有这些重要的生理...

372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延年益寿类中成药
676. 延年益寿类中成药

这类中成药具有益老、耐老、抗老或轻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作用,非常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介绍如下:(1)十精丸(《普济方》)。成分:枸杞、熟地、桂心、菊花、山茱萸、菟丝子、肉苁蓉、花椒、柏子仁、茯苓。功能:补肾益心,乌...

474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中医放血 治腰扭伤
677. 中医放血 治腰扭伤

人们在运动、体力劳动和日常家务中,因外力撞击或腰部用力不当等因素,常导致急性腰扭伤。一般西医常规治疗是口服止痛药,理疗和休息、制动,中医也大多数是加服活血祛瘀药,拔火罐、外贴药膏等。患者病情轻则一到数周可恢复...

352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人中”大有用 急病可急救
678. “人中”大有用 急病可急救

“人中”穴又称“水沟”穴,位于面部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是老百姓熟悉的急救用穴。在无医护人员在场及缺乏有效抢救手段时,若施用此穴及时得当,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可以挽救生命,是一种...

362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针灸经络穴位疗法
679. 针灸经络穴位疗法

朱金友1952年生,保定市人。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1966年拜师甄士杰,杨瑞田学习中医,尤其酷爱针灸,得到真传。1969年其在河北省直属医院学习,毕业后,在保定市刘守庙医院工作,任该院门诊部主任兼中医针灸科科长;1995年任保定市...

348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
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
680. 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

经络是否存在?这是要废止中医者与我们最严重的分歧之一。刚上大学时,我自己也坚定地认为经络和针刺效果是子虚乌有,在中医课堂上,我曾经问老师怎样证明经络的存在。毕业后,我做了三四年针灸门诊医生,一系列亲身经历改变了...

349浏览 家长帮 中医课堂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