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交流 周悦磊 摄
相互交流 周悦磊 摄
中新网丽水5月19日电(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浙江景宁,不论是畲族人的奇美服饰,还是悠扬的畲族茶歌,都是独特的风景线。这种民族特色在欧洲十分少见,在欧洲华人圈和欧洲民众间极具推广宣传价值。”欧洲华语博客总编常晖在考察浙江景宁东坑镇“美丽经济”时,有感而发。
这几天,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迎来了一群“远客”——26位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层负责人聚焦于此,“搭脉”当地人文风貌,“论道”青山绿水之间。
为期两天的“海外华文媒体浙江景宁考察行”结束后,发出像常晖这样感慨的嘉宾不在少数。
“钟县长,我们一起合个影吧!”钟海燕,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在这次“景宁行”考察座谈会上,除了景宁宣传片,这位身着传统服饰的“畲族大姓”县长最为“抓人眼球”。
迎来了一群“远客” 周悦磊 摄
“短衣布带,裙不蔽膝”“阔领小袖,流光溢彩”,在华文媒体嘉宾眼中,这位“不施粉黛”的畲族女子成为了他们初来景宁接触到的第一张“活生生的金名片”。
钟海燕介绍,“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不仅使景宁畲族自治县获得了“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称号,还造就了这里的畲族特有文化。“‘文旅联姻’催生了旅游大戏‘印象山哈’,‘畲族婚俗’也成了到景游客的必看表演节目之一。”
走进畲族博物馆,真正贴近畲族百姓的“衣食住行”之后,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报纸》创始人安胡赛操着一口“140多年前的”古陕西话同身边朋友说个不停。
“我们东干人和畲族人拥有几乎相同的迁徙和同化的经历,我们的着装一样鲜艳多彩,我们的节日庆典一样热闹非凡。”千里之外的景宁,让这位“看不懂中文却能说流利方言”的老记者,产生了“同根共鸣”。
安胡赛的祖先在140年前从中国迁往哈萨克斯坦,和伊斯兰教文化习俗相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安胡赛常常在中哈两国之间奔忙,他鼓励在华的企业家到哈萨克斯坦创业致富。
走进浙江景宁 周悦磊 摄
景宁能否走出国门,在异地开花结果呢?俄罗斯《远东商务周刊》副总编卢刚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景宁走出国门,首先要寻找文化认同感,例如畲族和中亚地区的部分民族都是少数民族,都有迁徙经历,都有相似的居住环境等。”
卢刚拉着景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季建标的手说,“异地同脉”是两地经济合作发展的“敲门砖”,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共建,对于景宁畲族文化走出大山创造了先机。“中俄两国少数民族跨越千山万水来相逢,这份情谊已等候多时。”
景宁畲族自称“山哈”,即山中客人。东弄村、敕木山村、城西村、惠明寺村、岗石村、金丘村等山中村寨构成了畲家田园综合体,依托山水自然资源,发展了稻鱼混养、惠明茶园、香菇大棚、葡萄采摘园、多肉种植基地等农业特产带动旅游业的特色经济体。
“青山绿水,关键在人。出行上,依靠修筑路桥、隧道,让山里的人能出去成长,山外的人能进来旅游,创收上,农民依靠农业带来的附加产业致富,这在印尼是无法想象的。”82岁的《印尼新报》总编辑李卓辉一路走在队伍前列,他常常捧着一本笔记向本地人打听景宁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印尼作对比。中国乡村的迅猛发展令他“十分惊喜”。
天然氧吧、绿色廊道、生态SPA……两天行程,7个考察点位,一路走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嘉宾为景宁起了各式各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