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孟夏遇春景的惊喜,道出了春暖花开的景象是因地域海拔的不同而不同。岷州的春天恰是这样,人们还没有好好感受春的气息,转眼就迎来了夏天。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马万安

因了洮河水的滋润,岷州古城在群山环抱中尽显古朴壮美。孟夏四月,浓浓的绿铺满群山四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青翠。最宜人的,便是雨后天晴的时光,雾霭在山腰缠绕,草尖上露珠晶莹闪亮,越发显得嫩绿而茁壮。电线上、农家的屋顶上,布谷鸟特别精神,尾巴不停地上翘着,叫声动听而急促。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闭上眼,做个深呼吸,一种莫名的惬意从头顶一贯而下,神清而气爽。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柳枝,像妈妈慈爱的手,轻抚脸颊,幸福感不由地升腾,进而弥漫全身。田间劳作的男女唱着醉人的“花儿”,在山野间回荡,让人沉醉其间而流连忘返。麦穗仿佛听到了走向成熟的命令,麦芒像一把把扇子,由聚拢而渐渐展开,似乎能听到汩汩的灌浆声。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马万安

岷州初夏,气候多雨湿润,各种野花与家花竞相开放,田埂边,山坡上,一簇簇野花迎着风儿摇曳,招徕众多蜂蝶穿梭期间,跳跃着灵动而和谐的音符。每年我家院子里的牡丹盛开时,都会邀来亲朋好友赏花。大家围坐那棵梨树下,品茶赏花,笑容拉开每个人的眉宇,就像那盛开的花儿。当众人离去,妻子说,牡丹真美,只是花期太短。想想几天后便是落红一片,心中顿生伤逝之感。仰望苍穹,白云瞬息万变,春天已然归去,何处寻觅她的脚步?我再次想起了白居易那首七绝,顿悟般豁然开朗。不必感伤,上苍总会照顾虔诚的追寻者,那大林寺桃花上舞动长袖的,不就是春的身影么!时至夏季,他乡芳菲已尽,而岷州的油菜花正在吐艳,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放眼四野,“山青花欲燃”,散发醉人的芬芳。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马万安

农历五月,岷州各地此起彼伏的庙会,是农家人的“节假日”。地头的杂草基本除尽,趁着赶庙会,也该放松一下身心了。十里八乡,男女老少,不顾盛夏的酷热,哪里有庙会就往哪里赶,煞是热闹。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乡镇的庙会,戏台上唱秦腔,戏台外唱“花儿”,白草帽,花折伞,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洒落在洮河边、柳荫下,引得你不由自主往会场里赶。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郎佐民

庙会中压轴的,当然是县城的“二郎山花儿会”。

岷州城南的二郎山,森林茂密,仿佛一块巨大的翡翠,被老百姓誉为“天然山水画”。农历五月,恰逢盛夏,一年一度的“二郎山花儿会”成为花的海,歌的潮,人流如织,颇为壮观。源于祭神赛会的花儿会,据传始于明代。分布于岷州境内的十八位湫神在农历五月十七日齐聚二郎山,接受官拜,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地百姓上山祭祀之余,以唱花儿这种形式祈求神灵保佑,年丰物阜。洮岷花儿的曲调,也有南北之分。南路派调子叫“阿欧令”,粗犷高亢。北路派调子称“两怜儿”,婉转低回。每逢五月十七,南北两派花儿把式云集二郎山,比赛对歌。此时的二郎山,成了花的海,歌的潮,说它是庄稼人的饕餮盛宴,毫不为过。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郎佐民

值此盛会,勤劳的庄稼汉们再忙也要放下手头活计,进城热闹一番。白天,“花儿”歌手们登上二郎山,在树荫下扯开嗓子唱,引来众多好家围观。歌手中有年轻姑娘小伙子,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树林里,或独唱,或对唱,花儿爱好者手持花伞,围坐在歌手周围,手支着下巴,那神情简直醉了一样。花儿的内容,大多是谈情说爱的。青年人永远是最活跃的,他们不爱听秦腔,也听不懂,于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唱花儿,好多青年男女,在花儿对唱中找到心仪的对象,是典型的“花为媒”。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就借着花儿诉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抒发聚集在心头的离情别绪,曲调悲凉,不由人心生同情。到了夜晚,兴犹未尽的花儿把式们,聚集在街头的路灯下,不知疲倦的唱着,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钟,方才渐渐散去。当地民俗研究专家,编辑出版了多部花儿专著,引起域外民俗研究者的重视,前来采风者络绎不绝。“洮岷花儿”这一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原生态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终于登上大雅之堂。“二郎山花儿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联合国花儿考察采录基地”,一时声名远播。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郎佐民

花儿会前后,也是这座小城商贸最活跃的季节。早在月初,外地客商便陆续前来赶庙会,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应有尽有。逛街购物者络绎不绝,小城的街道也日渐热闹起来。商铺门前的音箱里,开始播放花儿,招徕顾客。人们说,夏天是属于女人的。洮水河畔长大的姑娘媳妇也不例外。每当夏季来临,商家都会拿出最新款式的各式服装鞋帽,吸引女人的眼球。此时的岷州街头,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下,姑娘媳妇们各色衣裙随风摆动,一个个轻盈洒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特别显眼,是盛夏岷州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岷州人孝老爱亲的传统,也体现在在衣着上。多数姑娘媳妇在爱美之余,不忘为母亲或婆母买件时装,让她们年轻一回。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洮河两岸,百花丛中,最美不过洋芋花。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花儿,没有牡丹的娇艳,也没有玫瑰的芬芳。白色或紫色的花瓣间,嫩黄的花蕊发出淡淡的清香,蜂蝶飞舞其间,一种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在奏响,繁盛郁勃而秩序井然。不知何时,朴实的洋芋花,竟成为摄影家聚焦的对象。多年前出版的《光影岷州》,汇集了岷州摄影家们的精品力作,其中一幅名为“洋芋花开赛牡丹”的作品,让我的目光长时间停留。吃着洋芋蛋长大的我,对她怀有特别深的感情。几十年来,念念不忘的,最是洋芋花开的季节。年少时跟随父母给洋芋除草壅土,聆听清脆地蝉鸣,欣赏五角星样的洋芋花,美好占据我的心扉,盛夏的酷热与劳作的艰辛,也在赏花中被淡化。而今已过知天命之年,依然不忘在洋芋花开时去看望她。轻轻抚摸那青绿的叶片,俯身吮吸淡淡的花香,放逐疲惫的身心,何其快哉!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王军

因了海拔的不同,岷州的夏天也是阶梯状呈现。当洮河上下游已是草木葳蕤,庄稼进入全盛期之际,春的身影还停留在海拔最高的东部山区。作为定西市唯一的高原湿地,广袤的狼渡草原上蒲公英花繁星般开放,把这硕大无比的绿毯装饰得鲜艳夺目。2017年,来自燕赵大地的作家胡女士,在岷州文友的陪同下,来到狼渡草原,体验这夏天里的春天。她兴奋得像个小姑娘,手中的相机咔嚓不停。野旷天低,白云似乎擦着头顶飞过,牛羊缓缓移动,时而回眸,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美丽的胡女士仿佛花仙子下凡,步子轻盈地迈动着,生怕踩坏了黄灿灿的蒲公英花。可不是吗,在洮河两岸,蒲公英花早在三个月前就盛开了,谁想到在这里不期而遇呀!我想,胡女士当时的心境,大抵跟白居易看到大林寺桃花的惊异,一定异曲同工。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李自强

夏季,岷州的天空瓦蓝明丽。远望城西群山,与城东的东山迥然不同。东山高峻巍峨,而西岭海拔相对较低,顶部基本齐平,白云时常在山腰缭绕,宛若仙境。清代岷州知州汪元炯曾作七绝八首,以赞岷州风光,是为《岷州八景》。其中《西岭晴云》即赞此山:“晴峦高峙接三台,五色祥云次第裁。只恐仙人来往处,手持鸾尾扫层台。”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王军

置身洮河岸边,一阵微风吹过,凉爽宜人。闻名中外的“千年药乡”,正是当归黄芪生长旺季,一串串黄芪花随风摆动,示意好奇的游人前来观瞻。记得《岷州文学》创刊十周年时,全国各地应邀前来岷州采风的作家们,站在不同的视角,用“世外桃源,避暑圣地”来形容岷州之夏,留下大量诗文。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摄影 | 王军

夜晚,漫步于河边,空气中弥漫着药香,忽而当归,忽而黄芪。纵然身处他乡,我在梦里依然是岷州的山山水水,那“点点牛羊移欲尽,轻烟散入晚钟声”的妙境,就是我刻骨铭心的乡愁。

作者简介

包福同文学作品——岷州之夏

包福同 甘肃岷县人,现任政协岷县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岷州文学》编委、栏目主持人。散文作品发表于国内多家报刊,曾获首届“岷州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散文类二等奖。2015 年获定西市马家窑文艺奖书法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