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族祀壶

西拉雅的祀壶文化衍自其阿立祖(或老祖)信仰。由於阿立祖(或太祖)的信徒会以瓶、瓮、矸、罐等「壶体」盛装水或酒以祭祀,因此「祀壶」成为西拉雅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徵。这样的祀壶文化行为,自日治末期被学界引发讨论後,常被视为探索西拉雅人文化遗迹或族群属性及分布的静态情报(注1);实则,「祀壶」的整体样貌(即:祀壶现相),存在着极大的地区性差异,并不能一并概括(注2)。以下,本文将针对壶中的「壶体」所引发的相关议题进行论述,将不涉及祀壶的仪式行为及相关传说。

李国铭(2004[1998])头社夜祭与祀壶信仰初探。收於族群、历史与祭仪:平埔研究论文集。页:129-208。台北:稻乡。

---------(2004[2000])屏东平原东港溪南岸山脚下的Ma-olau祭典。收於族群、历史与祭仪:平埔研究论文集。页:209-247。台北:稻乡。

国分直一(1981[1944])壶を祀る村―台湾民俗志。东京:法政大学。

潘英海(1995)祀壶释疑―从「祀壶之村」到「壶的信仰丛结」。收於平埔研究论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编,页445-474。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

---------(1998)「文化系」、「文化丛」与「文化圈」:有关「壶的信仰丛结」分布与西拉雅族群迁徙的思考。收於平埔族群的区域研究论文集。刘益昌、潘英海主编,页163-202。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人生百态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