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黑暗使者可能救治人,光明使者可能谋杀人,”谢尔盖·卢基扬年科写道,“这是事实。你知道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吗?””

 

  大多数奇幻小说中,都天然存在两个阵营——光明方与黑暗方。光明方正直磊落,与人为善;黑暗方阴险狡诈,肆意为恶。

  在这样的背景下,光明方与黑暗方不断争斗,都希望能够消灭对方。而如果最终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打倒邪恶,那就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反之,则是悲剧结局。

  总之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不论《哈利波特》还是《魔戒》,最终的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哈利杀了伏地魔,甘道夫消灭了萨鲁曼。

  《冰与火之歌》里也有大魔头夜王。

  一部来自俄罗斯的奇幻小说,却跳出了这个套路。故事仍然围绕光明方与黑暗方的争斗展开,争斗的目的却不是消灭对方。

  甚至,小说设定,如果光明方做一件好事,黑暗方就有权做一件坏事。

  这部作品就是来自于俄罗斯人谢尔盖·卢基扬年科的《守夜人》系列。

  这个系列共有五本:《守夜人》《守日人》《黄昏使者》《最后的守护人》和《新守护人》,第一部《守夜人》出版于1998年。

  小说作者是哈萨克裔俄罗斯籍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俄罗斯最著名的科幻和奇幻作家之一,维基百科上形容他为“小圈子里的大人物”(widely known in narrow circles)。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谢尔盖几乎每部作品都能拿到俄罗斯科幻大会的奖。

  谢尔盖成为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因为他的《守夜人》系列。这个系列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写作功力,把他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得以站在欧洲最优秀的科幻奇幻作家之列。

  《守夜人》最优秀的地方,在于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光明与黑暗合作。

  小说中,除了目力所及的普通的人类世界,还有一个在阴影里的黄昏界。这个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空间,看起来像透过灰色的滤镜看世界一样,这个空间发生的事情不会反映到现实中。

  在人类中,会诞生一些拥有进入黄昏界天赋的人。进入黄昏界并获得超能力的人,就被称为他者。在平时,他者都生活在普通的世界中,拥有正常的身份。

  他者第一次进入黄昏界时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他会成为“光明使者”还是“黑暗使者”。大多数他者都是魔法师,拥有各种神通,可以干扰思想、解除诅咒、使用魔法战斗,甚至能够预见未来。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守夜人》改编的电影上映于2004年,剧照左侧呈现了黄昏界。

  在故事开始的半个世纪前,光明与黑暗之间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大战,双方胜负交替,谁也无法彻底消灭对方。最终他们意识到,如果他们继续战斗,世界上的一半人都会死去,双方都无法生存。于是他们停战,签立了伟大的合约。

  合约内容如下:

  我们是他者,我们效忠于不同的力量,但在黄昏界中黑暗的不存在和光明的不存在之间没有差别。我们的争战能够毁灭世界。我们签订休战的伟大和约。每一方都将按自己的法规行事,每一方都拥有自己的权利。我们受制于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法规。我们是——他者。我们设立守夜人巡查队,为的是光明力量监视黑暗力量。我们是他者。我们设立守日人巡查队,为的是黑暗力量监视光明力量。时间为我们作出决定。

  听起来和《冰与火之歌》里守夜人军团的誓词一个调调?唔,大概是因为所有的誓词,语感都有些类似吧。

  言归正传,故事正式开始于1990年代晚期的莫斯科,这时所有他者的目的都是维护合约,维护力量平衡。

  由光明使者组成的守夜人巡查队在夜晚出巡,查缉对方是否有违反规则的事情发生。相应地,由黑暗使者组成的守日人巡查队则在日间出巡。双方为势力的平衡而相互争斗,恩怨纠结。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守夜人就是光明方的巡查队而已,和“权游”的守夜人真没什么关系。

  为了使得这一目的贯彻得更加彻底,还有他者从双方巡查队中独立出来,成立了宗教法庭,确保两边遵守合约,维护平衡,“因为真理至少有两个”。

  这就使得这个世界里,行善成了一件复杂的事。

  有人袭击别人的时候光明魔法师可以施展能力惩治他们吗?见到垂死的病人的时候可以治好他们吗?看到吸血鬼捕猎,有许可证的合法捕猎时可以阻止他们吗?

  当然可以,但相应的,黑暗力量也会取得行恶的资格。如果守日人发现守夜人做了什么,就可以要求获得对应干涉等级的权利。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电影中,守日人也进行了对光明力量非法使用武力的指责。

  即使抛开规则的制衡,在《守夜人》的世界里,由于他者们的力量来源是人类,人心里还存着恶念,黑暗就不会消失;人心中还有善,光明也无法被彻底消灭。因此,每个善行也都有可能促使恶行的产生。

  比如,当一个守夜人杀死某个黑暗魔法师时,因为人人都在现实中有对应的日常身份,所以他等于制造了一起残忍的凶杀案。这可能使人心生仇恨、诱发邪恶,“将会有一条什么样的冤冤相报的锁链通向未来呢?”。

  哪怕是施行小小的低级干涉,比如运用魔法稍稍增强人对欺骗的恶感,也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不仅行善变得复杂,甚至善恶本身的界限,也变得模糊。

  为了维护平衡,光明方可能见死不救,黑暗方可能治病救人。甚至有时候,光明方也会选择撒谎、杀人。任何一方在追求目标时,使用的方法都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电影中,守夜人许可吸血鬼捕猎,又引诱他们违约。

  那么,光明与黑暗又有什么不同呢?

  小说给出的解释是:“善与恶的区别取决于对普通人的态度。要是你选择了光明——你不会把自己的本领用在个人的利益上;要是你选择了黑暗——这点对你来说就是正常的。”

  利己就是黑暗方,利他就是光明方。但具体执行起来,这个标准也十分模糊,如书中所说,“大众的利益和个体的利益很难吻合……”。

  善与恶的界限在哪里?守夜人也常常在这个问题上感到痛苦挣扎。“你永远会提出这些问题。开始——大声说,以后——暗自说。这不会过去的,永远不会。如果你想摆脱折磨人的问题——你选择的就不会是你现在的方向。”

  这种善恶分界模糊的状态,是谢尔盖有意为之。在访谈中,他说:“我试图对传统的观点进行补充。在好和坏,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由于好的意愿和对更好的事物的追求而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再重复经受这种严峻的考验,因此我努力呼吁要更加谨慎地行事,别让良善的意愿在生活实践中变成严峻的考验。”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守日人》(2006)的海报中,安东站在善恶的分界线上

  当然,如同任何佳作一样,正是因为故事本身足够出色,才吸引着人们伴随故事进行着对善恶的思考。

  《守夜人》系列的主角是光明魔法师安东,一个平凡的守夜人队员,故事围绕他的生活经历展开。每本书都有三个故事,彼此独立又彼此关联。而每个故事,都像是一篇精致的悬疑小说。

  拿第一部《守夜人》举例,在这本书里,安东经历了追捕在城内盗猎的吸血鬼、追查肆意杀害黑暗魔法师的神秘人、追寻一支具有特殊功能的粉笔的三个故事。

  在第一个故事《自身的命运》中,安东被守夜人的头儿派出去抓盗猎的吸血鬼。路上偶遇了一个被诅咒的姑娘,她头上悬着罕见的象征灾难的黑色气旋。接着,安东成功消灭了盗猎的一个吸血鬼,而另一个跑了,还救了一个即将被咬的小男孩。

  回到队里,安东报告了姑娘的事,同时被告知,小男孩可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他者,他具有巨大潜力、命运却尚未定型,于是他又被派去寻找小男孩,希望他加入守夜人队伍,被诅咒的姑娘则由其他同事接手。

  接着,安东刚找到小男孩,同事就报告,他的安抚不但没让姑娘的黑色气旋消失,反而使之急速增长,如果诅咒她的力量爆发,整个莫斯科城都可能被毁。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电影中以乌鸦具象化了黑色气旋。

  于是安东又被命令去解决那姑娘的问题,可此时,跑了的那个吸血鬼也劫持了小男孩,要求和安东谈判。最后他发现,诅咒姑娘的正是姑娘自己,她是一个罕见的具有无穷力量的魔法师。而后,安东和队友一起救下了小男孩。

  虽然故事的经过如此,可到最后,揭示出整个故事的过程,都全非偶然。因为越高级的魔法师,看到的未来就越准确,所以一切都是双方首领的一场博弈。

  黑暗方的魔法师,一开始就是在给姑娘下套,为了不让心性真诚的安东去做姑娘的辅导,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小卒,让吸血鬼去制造问题,好让他一直参与别的任务中。

  为了保证让安东能一直坚持在别的任务上,黑暗方甚至特意设置了一个幌子,也就是那个有潜力的小男孩。这样,安东出于个人的责任心和善良,就会两面为难。

  然而光明方呢?也并不无辜。

  光明方的首领,在发现了姑娘的潜力之后,选择了牺牲。不但牺牲小男孩,甚至也让自己的同伴饱受痛苦。

  这个选择,就是让安东离开刚找到的小男孩,前去解决姑娘的问题。

  在姑娘这边,安东要冒生命的危险,因为那种铺天盖地的黑色气旋,还从来没有人能够清除;可在小男孩这边,首领的选择更加残酷,他明知道如果安东离开,吸血鬼就会抓住小男孩,但还是这样决定。

  整个故事中,安东奉命追杀吸血鬼是布局的一部分,遇见年轻女子是布局的一部分,男孩也是……每个因素都互相作用,成为左右这场博弈命运的棋子。

  《守夜人》系列的每一部小说,都充斥着光明与黑暗的相互博弈,由于这些博弈,安东就被卷入了各种各样的奇怪事件,而依靠自身本能的良知,他努力在其中寻觅真相,取得相对的胜利,获取相对的正义。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安东始终在不断寻找善恶的界限。

  除开故事的精致,《守夜人》还处处透着一股诗意。

  谢尔盖曾开玩笑说:“俄罗斯人永远不会输的就是——任何一件小事,廉价的电视机或淋浴莲蓬头都可以引发祖国命运和世界观的思考。”

  因此,《守夜人》的诗意,首先体现在哲学思辨上,全书中的金句俯拾皆是。

  说爱情:“如果爱情在你身上——那就是力量,但是如果你在爱情中——那就是弱点。”

  说善良:“我一直认为,虽未经过深思熟虑但却能给别人带来福利的行动,要比考虑周详却是残忍的行动更有益处。”

  说历史书:“在一些书里有太多的真理,在另一些书里有太少的谎言。这是人们不需要读的,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平静生活着想。”

  不仅于此,这种诗意还有着俄罗斯独有的忧郁色彩。

  且看谢尔盖对黄昏界的描写:

  那里的天空是深灰色的,没有一颗星星,像果子冻似的黏稠的天空发出暗淡的苍白的光亮。一切东西——墙上爬满像地毯似的青苔的房子、树在黄昏界一点也不按风的意愿而摆动着的枝条、灰暗的鸟儿勉强扇动着短短的翅膀在路灯上盘旋——它们的轮廓都变得柔和了,消融了。迎面驶来一辆辆汽车——车速很慢,很慢,人们行走着——勉强挪动着双脚。一切都透过灰色的滤色镜,一切都透过耳朵里的棉塞子。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一种感到厌烦的导演的标新立异。我们吸取自己的力量的世界。感受到我们生命的世界。黄昏界。你怎么进去,就怎么出来。这个灰色的空间会破开一生都长在你身上的那层壳,拖出被人们叫做灵魂的那颗核,并试着把它放在齿间品尝。而当你感觉到你在黄昏界的颌骨间发出嘎吱的响声,感觉到刺骨的寒风就像蛇的唾液那么厉害时……那时你就将成为一个他者。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要呈现书中的黄昏界,难度未免太大,于是电影中干脆用快速闪动的模糊光影表现。

  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曾经说:“上帝就像我们俄罗斯一样忧伤。”在《守夜人》中,这种忧伤藉由作者优美的语言,呈现得淋漓尽致。

  而故事核心,关于善恶的讨论,在这种语言的辅助下,更让人心惊动魄。

  维护法律、追捕邪恶、保护无辜。

  要是一切都这么简单明了,就像十二年或者二十年来一样,并永远这样,那有多好啊。要是世界上真的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就好了。即使著名的星条旗思想培养出来的最忠诚老实的警察也早晚会明白:街上不仅只有黑暗和光明,还有妥协、让步、契约,还有间谍、陷阱、挑拨离间。早晚有一天他得被迫交出自己人,或把一包包海洛因偷偷扔到别人口袋里去,或小心谨慎地把拳头打在别人的臀部,以免留下私刑的痕迹。而一切——都是为了迎合那些最普通的准则。

  维护法律、追捕邪恶、保护无辜。

  谢尔盖在《守夜人》的序言中说:“随着《守夜人》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版,我坚信,我们所有的人都很相似。因为如果在俄罗斯流行的书成为英国人和瑞典人,荷兰人和以色列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喜爱的书——这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相近之处远远大于差异。”

  因此,虽然《守夜人》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俄罗斯,但这个反复追问善恶界限的故事,对于你我来说,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俄罗斯本土,《守夜人》具有非凡的地位。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守夜人》(2004)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部国际水平的影片,也是当年的票房冠军,打破了好莱坞影片在俄罗斯的最高票房记录,被认为是俄罗斯第一部票房大片。

战斗民族的奇幻小说竟然是这个画风

电影相当粗粝,血腥,但画面极具美感和震撼力,这也是导演的一贯风格。

  这部电影相当于张艺谋的《英雄》,从各个方面都震动了当时萎靡的俄罗斯市场环境,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景。

  后来,基于电影的成功,《守夜人》系列不仅推出两部电影续集,还改编成了两部电脑游戏,发展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庞大产业。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守夜人》就是他们的《哈利波特》和《魔戒》,谢尔盖就是他们的罗琳和托尔金。(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架空


科幻频道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