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开始上班了!
先别急着狂躁,
因为,“工作日”可能是你从现在起
要开始珍惜的东西。
应该学会感恩,
毕竟人工智能现在还没取代掉你的工作!

这件事已经得到众多专家肯定——“新一轮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将在五年内到来,很多人也将因此失业。你看,连电影主题都已经“铺天盖地”了。
在假期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再次回顾下近期电影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然后心甘情愿、甚至是心怀感激的开始节后工作......
脑子是个好东西:机器也需要
相信看过《攻壳机动队》的朋友们一定对剧中的机器人体感到眼前一亮,就是主人公是个全身义体化但仅保留人脑的智能生命,而因为“她”装进钛合金头部的人脑所发挥的作用所引发的探讨,也成了这部真人版电影乃至整个原著《攻壳机动队》漫画剧系列的核心主题。这也引发了关于“类脑人工智能”研究的一番讨论。

猩球3,崛起的不是猩猩,而是人工智能
猩球崛起是一个关于猿类因为生物技术拥有了自我意识后,开始与人类争夺生存权的故事。
其中的故事内容是猩猩-凯撒作为一个和人类一起生活过的动物,在拥有自我意识后,对自己族群和过去生活的艰难抉择。其中,引人深度思考的内容就是:如果地球上又出现了拥有自我意识的物种出现,人类该如何与之相处?

目前,最可能出现这种冲突的领域就是人工智能。其实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动物才有可能进化到智能生物的阶段。其实目前最与人类接近的类人智能就是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学会说“爱你”,才是最恐怖的开始
《机械姬》,两年前的电影,属于小而精致的那种。有网友称,片名简直可以改叫“机械婊”,哈哈没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通过各种心机手段,反杀人类的故事。

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会否最终取代人类”,本片给了一个切入点,关于机器人的伦理问题,这部影片的剖析可以说是很细腻了。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充满矛盾
当我们给我们所创造的“人”限定生存的时间期限和限定生存的空间的时候,他们还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吗?

电影《银翼杀手》在科幻史上的重要地位就不赘述了,除了杰出的美学成就,这部电影可以说最能够让人唏嘘不已,掀起关于人类终极命题思考的波澜。
电影中,未来的人们对生命都只是一番轻描淡写的态度,对自己的造物也是惊人的冷酷,而人工智能们,却挣扎着求生,享受爱的困惑与狂喜。
每个人类都如同这座城市一般晦暗无生气,而人工智能却尽力绽放出非凡的生命力。整部电影压抑的光线里,人性光芒不是来自人,而是人工智能。(类似感觉也充斥了整部《猩球崛起3》)
人类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却越来越有人性......所以哪一个才算更有智慧?

2001太空漫游:你跟人工智能讲善恶?
同样作为科幻类电影始祖之一的《2001太空漫游》,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困境。
超级电脑HAL不能告诉宇航员任务的实情,但又要保证任务的完成。在宇航员们认为HAL不老实,想要关闭它时,无法让两个条件同时达成的HAL陷入了死循环。HAL为了完成任务,只能选择谋杀宇航员。没有手脚的超级电脑,通过谎言和对飞船的遥控调节完成了太空杀人。

HAL是邪恶的吗?不。如果说它有善恶观念的话,那么完成任务就是善,反之则是恶。
所以,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不仅仅是纯技术研究,不然人类连怎么被自己发明的东西玩死的,还不知道呢。
尽管不断有人在争论人工智能的利弊问题,但可以想见的是,它始终要到来,“骄傲”的人类会马不停蹄的向更高智能化的未来前进。引用早前Google的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的观点:
2030年人类将与人工智能结合,人类大脑将可直接与云端相连。而关键是谷歌现在的黑科技已经在进行了,最近该公司爆出的VR/AR以及可延长人类寿命的谷歌旗下的Calico——黑科技实验室GoogleX,让我们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所以,在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世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之前,让我们好好珍惜工作日吧。(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极客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