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美国科幻作家丹尼尔·加卢耶忌辰42周年纪念日。1976年9月7日,丹尼尔·加卢耶逝世于美国新奥尔良,享年56岁。他的代表作《十三层空间》(豆瓣:9.1分)对后世科幻小说的赛博朋克流派和《黑客帝国》等电影影响至深,影视改编作品包括法斯宾德导演的《世界旦夕之间》(1973,又译电路世界)以及约瑟夫·鲁斯纳克导演的《十三层空间》(The Thirteenth Floor ,又译:异次元骇客)。
作为赛博朋克先驱,“考德维纳·史密斯再发现奖”的获得者(该奖只授予早已过世,写下名篇,却在生时未受足够赏识的作家),加卢耶的长篇处女作《#黑暗世界#》(Dark Universe)曾在出版后即获得雨果奖提名,距获奖仅一票之差。相传,当年这本书的对手正是海因莱因的力作《异乡异客》,更有趣的是,在当年的雨果奖投票时,加卢耶将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异乡异客》。
而《十三层空间》(Simulacron-3,原译《幻世-3》并刊载于《科幻世界·译文版》2016.05期,为增加辨识度将书名改取于改编电影之译名),早在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名作《神经漫游者》面世二十年之前,就已经深切思考了虚拟世界会带来的诸多问题。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如此评价本书:
早在威廉·吉布森那本正式拉开“赛博朋克”运动序幕的经典之作《神经漫游者》问世的二十年之前,《十三层空间》就已经开创了“赛博朋克”。

并不遥远的未来,一家技术超前的科技公司建立了虚拟世界“幻世-3”,通过收集其中的民意数据,为商业公司提供营销策略。然而,“幻世-3”项目的核心成员道格拉斯·霍尔却发现,随着程序的运行,身边出现了许多怪事:先是技术主管神秘死亡、同事失踪;接着“幻世-3”里的虚拟角色闯进了这个世界;再后来,就连他所处世界的真实性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独家授权)
本文来自: 科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