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姐
这次空姐要聊的是《美国众神》的片头,先来感受下。
这部剧改编自尼尔·盖曼同名小说,讲述一群神仙在美国打架的故事,第一季播出于2017年。故事里的神仙们主要分两派:一是传统信仰支撑的旧神体系,一是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神体系。参与编剧的除了原著作者尼尔·盖曼,还有热衷于表现神经质幻想的腐勒。

这个剧的片头打造出一种浓浓的科幻感,出现各类现代神的象征符号,配上骚气的霓虹笼罩着的声光电,简直嗨到抖腿。
这段抖腿神曲BGM,来自擅长原声带制作的Brian Reitzell,他为多部影视作品担任过配乐,包括麦德斯·米科尔森主演的《汉尼拔》系列、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迷失东京》。作为一名朋克乐队鼓手,他还跟法国电音乐团Air合作过2001年的专辑《10,000 Hz Legend》。
开场的世界之树,经常出现在男主的梦里,是北欧神话中的一颗大树,蔓延的枝干构成整个世界。剧中化名星期三的奥丁老头,曾把自己作为献祭的贡品,吊死在这棵树上,最终成神,这棵树也就代表了奥丁本尊。

这棵基本没有变化的树,代表着奥丁这一类固守旧世界、不打算改变自己的老神们。
但也不是所有的神都“冥顽不化”,有的也会选择“与时俱进”,适应新世界的生存法则。
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美杜莎,那头著名的蛇发就变成了连接网络的光纤电缆。

格里伊三姐妹是美杜莎的姐妹,她们有着天鹅一样的外表,共同拥有一只眼睛和一颗牙齿。这颗共用的眼睛变成了摄像头。

遭遇变革的不仅是神话,还有宗教。
犹太教,九烛台的设计不再是为了盛油。

基督教的圣母玛利亚,披上了电路板质地的面纱。

伊斯兰教信仰的星月标志,星星变成了药片。

佛像的周围布满胶囊,药品成为支撑人类存活的信仰。

印度教的象鼻神,手里握着手机。

然而,最受推崇的仍然是随着美国建立、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神。
从霓虹灯光闪耀的牛仔:

到媒体神、汽车神、手机神、互联网神的不断出现:

钉上十字架的不再是耶稣,而是宇航员。

这些象征的符号,分别对应了《美国众神》剧中的设定:旧神和新神。
在各种梦境和隐喻的烘托下,新旧“众神”以迷幻而略晦涩的方式出现,突出了原著和电视剧的核心概念,也就是那个极为成功的设定:旧神因为人的信仰而诞生,靠人的信仰存在,而人的信仰变化必然会催生出新神。
神界秩序被重新建立,不思改变的旧神被抛弃,顺应改变的旧神要听从新神们的指令,新神之间同样有等级排位。新建立起的美国图腾,完全对应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类影响的重要性。

当古老的生活方式不再,某个旧神与人建立的契约关系不再,它就会被遗忘。毕竟人们总能根据自己对安全、依赖的需要,去改变信仰。
要知道在当今世界,单论依赖性的话,大概得数手机带来的安全感最直接,值得你出了门再跑回去的也八成是它。手机就是最典型的“新神”。(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