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文/小五_Akuma

  仅仅是公开一下上映年份就能在网络上引起如此强烈的震荡,有这样影响力的作品不在多数。已经诞生23年之久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在许多方面都对日本动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抛开动画本身的深层表达不谈,它也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品。

  不过,身边的一些朋友都因为《新世纪福音战士》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没有补完的动力,相信这也是不少观众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那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之前,我想简单梳理一下《新世纪福音战士》,帮助还没观赏的朋友弄清脉络,顺便真挚地安利一下这部作品。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新世纪福音战士》这个名字其实是个笼统的叫法,因为新老作品之间有一些些不一样。动画的总导演庵野秀明非常喜欢在标题上埋藏信息,所以经常玩一些日文的文字游戏。细数下来,这么多作品似乎就只有「Evangelion」这个英文词贯穿始终,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接下来就用 EVA 代称整个系列。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简单来看,EVA 可以分为两个时代:TV版与老剧场版组成的 NGE 时代;2006年之后,全新企划的 ROE 时代。

  EVA 的 NGE 时代,是指庵野秀明在 GAINAX 期间所制作的全26话TV版以及两部老剧场版动画。这个时代的 EVA 有着共同的名字「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NGE 正是动画英文名「Neon Genesis Evangelion」的缩写。

  NGE 时代的 TV 版和剧场版是新观众比较混乱的地方。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常被称为日本动画业的黄金年代,EVA 就诞生于这个辉煌的年代。因为是原创动画作品,所以在制作初期庵野秀明也没有把握这部动画是不是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没想到电视台放映之后很快就收获了年轻观众的好评,粉丝数量迅速扩大。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制作周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有可能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庵野修改了后期的一部分剧情,这间接导致了老剧场版诞生。

  EVA 的 TV 版一共有26集,某种程度上说,把故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讲完了。但 TV 放映结束之后,许多人无法理解最终结局的处理,认为故事并没有结束,感觉 TV 版就差临门一脚。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恭喜你

  导演庵野秀明自己认为故事已经很完整,对结局的处理也基本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来制作的。不过鉴于粉丝的期待,也考虑到最后两集的制作时间确实很仓促,所以决定制作剧场版来对 TV版进行补充。

  剧场版的计划也是一波三折,实际放映的版本和庵野原先的设想完全不同。庵野最初是想制作两部剧场版,第一部涵盖 TV 版全部内容,并且重新制作结局;第二部则是不同于现有 TV 版内容,是全新作品。但是后来还是因为制作上的关系,内容扩充远远超过庵野的预估,所以1997年内前后上映的两部剧场版,只做到了第一个目标。

  这两部实际放映的剧场版,一部叫做《死与新生》,一部叫做《Air/真心为你》。对于新观众来说,最麻烦的地方就是这里。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死与新生 Air/真心为你

  《死与新生》是1997年3月15日上映,它包含「Death」和「Rebirth」两部分。《Air/真心为你》是1997年7月19日上映,包含「Air」和「真心为你」这两部分内容。但实际上,Rebirth 差不多是 Air 的一半,所以两部剧场版全部的新内容加起来应该是 Death、Air、真心为你,时长大约为72、46、41分钟。

  随后的1998年初又放映过一次剧场版「Revival of Evangelion」,就是把 Death、Air、真心为你三部分拼接在一起,不过对 Death 篇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正,取名为 Death(true)2。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电影放映时在 Death(true)2 篇章结束后还会有一段休憩的画面。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在那之后发售的 DVD 和蓝光盘很多都是基于「Revival of Evangelion」这个版本制作,所以很少能看到那段「Rebirth」。为了方便,大家还是会用老标题《死与新生》代指 Death(true)2 这个篇章。对于老剧场版没有了解的新观众,往往分不清到底有几部,该如何观看。

  1998年老剧场版放映结束,庵野秀明基本上就没有制作方面的动作了。之后发售过几版高清重制的蓝光和 DVD,也就只是把剧场版增加的一些画面融合进老TV的分集中,没有大的改动。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第一部新剧场版 序

  直到2006年,庵野秀明对外公开了新剧场版的企划,同时成立 Khara 工作室来制作新作。这个计划叫「Rebuild of Evangelion」,后来也称新剧场版时代为ROE时代。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第二部新剧场版 破

  新剧场版原定就是要制作4部,现在已经上映了三部。第一部是2007年,也就是公开消息后的一年。接着第二部是2009年,第三部2012年,间隔两三年的时间也可以接受。但这第四部一等就是8年,而且目前还不确定是否会跳票。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第三部新剧场版 Q

  这个新剧场版企划从里到外给人的感觉都和以前不一样。首先是标题,前三部新剧场版的主标题都是「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直译就是「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取消了新世纪三个字,并且把原先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中的两个假名“エ”和“オ”分别改成了“ヱ”和“ヲ”,但保持英文名还是 Evangelion。

  这还未上映的第四部又有改动,变成了「シン・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把“新”这个字写作假名“シン”,提到了最前面,并且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改回到了老的假名拼写方法,一通折腾。这个小小的改动也是值得玩味,因为日语里シン的发音,既可以对应“新”这个汉字,也可以对应“真”这个汉字,不知道庵野这回是不是真的有意玩这个双关。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既然聊到了假名梗那就再多说两句,新剧场版的前三部,副标题为:序、破、Q。这其实还是在借用了日语古典舞乐一个演奏手法「序破急」,大致来说就是乐曲或者歌谣中的前、中末三个部分,表示有开场,有中间的展开,有最后的收束。“急”用日语可以写作“きゅう”,读音和英文的Q几乎一样。

  我们再来看第四部的副标题,这个副标题不是两条竖线,而是“:│▌”,这是乐谱中的重复符号,一般是重复两个符号之间的部分,如果没有前一个,则表示从头开始重复。四部新剧场版的副标题都和音乐相关,而且最后这部剧场版的英文名还标注了「3.0+1.0」,很难猜测庵野想在这部剧场版里如何收尾整个故事。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庵野确实是很难猜,就目前的线索来看,新剧场版不仅仅和以前 NGE 时代大不一样,很有可能中途还大改了一次剧本。「序」和「破」的时间线与 TV 版基本保持一致,剧情只能说大部分相同,细节有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使徒的数量减少了许多,渚薰的身份有了巨大变化,还引入了一名新角色真希波·玛丽和全新的EVA机型。到了中后期,剧情走向就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不过和「Q」比起来,前两部新剧场版的改动都不值一提,当年「Q」上映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之前的所有作品,包括TV版和新老剧场版,从故事的时间线上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大约都是EVA世界中2015年使徒来袭后一两年内的剧情。但是到了「Q」,时间线一下被拉到了14年之后。开场就给所有人看傻了,观众就和电影中刚醒过来的真嗣一样,对这14年间发生的事都一无所知。另外让人觉得不爽的是,把整部「Q」看完,你会发现居然没有「破」结尾时所预告的内容,几乎是一帧画面都没有。再加上「Q」的剧情又让不少人觉得几乎都要脱离 EVA 的框架,隐隐约约觉得庵野秀明似乎又是中途改变主意,把剧本推翻所重做。所以即便「Q」的最后同样有第四部的预告片,现在也不好说还能不能当做真实的预告,最起码从日本影院前两天放出的贴片预告来看,八号机的造型已经和「Q」结尾时完全不同了。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Q」结尾预告中的八号机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最近爆出的八号机设定图

  说句题外话,到目前为止,几部新剧场版全都是宇多田光献唱主题曲。因为她本人也是 EVA 的忠实粉丝,所以当初主动提出要为新剧场版谱曲填词。她谱写的三首主题曲分别是《Beautiful World》、《Beautiful World -PLANiTb Acoustica Mix-》以及《桜流し》。这几首歌宇多田光写得特别用心,旋律和歌词都与剧场版想要表达的内容特别契合,所以每一遍看得时候我都会安安静静的听完,伴随着音乐,让之前激烈的感情冲撞在脑中有一个缓冲。

 

    Evangelion

  EVA 对于日本动画业来说也是很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推动了一个制度的快速发展,就是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制作委员会。为了应对动画制作的高昂成本,降低失败的风险,日本动画人想出了制作委员会的方法,联合多方共同出资,收益与风险也共同承担,使得许多原本无人能做的动画作品得以立项。EVA 不是第一个采用制作委员会的动画片,但却在推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是动画行业,日本其他娱乐产业也开始效仿这种制度。

  不过最近几年,制作委员会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因为出资人在一些重大决议上有话语权,所以一些时候动画制作人极具创意的新锐想法直接会被抹杀在摇篮。就是因为没有话语权,自己制作的动画也不完全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令很多人感到苦恼。庵野秀明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2006年决定重启 EVA 时,已经离职的他没有去找 GAINAX 寻求帮助,而是直接成立了 Khara,可能就是想要在创作上不受约束。

  相比于业内,可能 EVA 对于社会的影响更大,它真的就像福音书一样,为那些还在迷茫的人指明了方向,「不要逃避」。庵野秀明曾经在 EVA 漫画第一卷的附文中,写下了这段《我们到底想做什么?》:

  故事中有个14岁的少年,害怕与别人接触。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无所谓的,放弃让别人了解自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自认自己遭到父亲遗弃,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却没有自杀的勇气,是个胆小的少年。故事中还有一个29岁的女性,与别人接触时尽可能的保持距离,从表面的接触中逃开,以保护自己。两个人都受到伤害感到极度恐惧。两个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备的积极性,让人觉得不合适。但是我还是让他们当主角。有人说”生活就是需要变化”。我希望在这个故事结束时,不管世界也好,他们也罢,都能有所改变。

  所以我创作了这部作品。这就是我真正的心情。

  《EVA》是我在颓废了4年,什么事都不干之后,全心投入的作品。逃避了4年,就是死不了的我,秉持着唯一信念”不能逃避”!的情况下再度创作的作品。想要让自己的心情表现在影片中而产生的作品。我知道这是一个冲动,傲慢而且困难重重的举动。但却是我的目标。结果还不晓得。因为在我心中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真嗣,美里,零等人会变成如何,往哪里去,还不清楚。因为工作人员的想法究竟如何也还不清楚。感觉上很没有责任感吧。但这却是我们为了达到和作品[同步]的目标所产生的结果。“即使如此,也是仿造的。”虽然背负着这种风险,但现在我们也只能依着这种方法制作。因为我们的[原创],只出现在那个地方……

  1995.7.17 一个阴雨的日子

想在第四部新剧场版上映前补完EVA,应该了解些什么?

  因为剧透的缘故,很多内容这里都不能展开聊。先不说那些名场景、名台词、宗教暗示以及心理学借喻,动画中所用到的古典乐就已经足够单独拿出来探讨、品味。EVA 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看这部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当年“岛学家”、“魂学家”的概念还没有兴起,不然那群执着于挖掘 EVA 的人也一定会被称为“EVA学家”或者“庵野学家”。

  如果现在你对这部作品有了兴趣,请千万不要在意看不看得懂的问题,所有人都有解读作品的自由,不见得别人的解读就一定是准确的,自己的感受绝对远超过任何人的分析。最后,还想再多说一句,B站现在就可以看到正版的 EVA 高清重制,包含上面提到的全部作品,相当方便了。当然考虑到其他因素,部分画面有很夸张的圣光。

  庵野说过,这次会是 EVA 系列的完结,所以在第四部剧场版上映前的这些日子,希望你不要错过这部二十多年后依旧耀眼夺目的作品。(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机核网


科幻频道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