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T的新式无人船,聊聊机器人的“组队打野”模式

  第三,能否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制造?

  除了在技术上更具现实价值之外,与传统无人船需要风帆等复杂硬件相比,这种体积更小的roboat完全可以通过3D打印进行生产,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移动和形态转换的叠加,实现更多复杂的功能,显然更容易打破产业端投资的一些顾虑。

  科学作家凯文凯利曾在《失控》中写道,未来机器人将按照“无中心分布式系统”模式来运行,大量“愚蠢”的个体在分工的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能闯大洋,能游浅水的无人船,或许正在“蚁群智慧”中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 脑极体


科幻频道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