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文/贺子恒

 

正文共:4640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银翼杀手2049》剧照

《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一书收录了菲利普·迪克的十篇优秀短篇作品。十篇作品展开了十个梦境,给予后世读者、创作者无数的创作灵感。

随着受这些短篇作品启发,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集《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的热播,这十部短篇重新编撰成集,出版出来。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科幻世界
豆瓣评分:8.8

 

梦境是荒诞生活的扭曲折射,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一起踏上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之旅,相信你会像我一样深陷其中,怀疑人生。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银翼杀手》(1982)剧照

 



1



第一梦:《展品》

 如果我的时代不是我的时代 

 

生活在22世纪的乔治·米勒是一位研究20世纪的历史学家,日常是在历史博物馆中做自己的研究。

某天他在博物馆中20世纪展区发现了奇怪的响动,循声而去的他就此误入了20世纪,在那里,他有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有着他热爱的一切。

于是他面临着选择,哪一个时代才是他所认同的,想要去过的生活?如果两个都是真实,你会选择哪一个真实?

故事中主角所不容于的22世纪,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是一个集权高压的政治-社会体,也是菲利普·迪克对创作年代美国横行的麦卡锡主义的绝妙讽刺。重返20世纪也由此有了重返理性、自由、非政治优先的社会的内涵。

如果你也不认可你当下所处的时代,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



第二梦:《乘火车的通勤客》

 如果我的记忆不是我的记忆 

 

编剧杰克·索恩说:

菲利普·迪克最让人着迷的,在于他总能在非凡之处发现平凡。

他笔下的角色全是普通人——命运会透过窗户向他们使眼色,而他们则会顺势而为。他们不会突然改变自我,而是随着世界的转变,自然而然地变化。

《乘火车的通勤客》讲述的便是这样一种普通人的转变。只要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错位,整个人生或许便由此闯入另一种命运之中。主人公拜恩就是那位在火车站台无意间被改变命运的人。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故事发生在50年代,当时的美国人通过火车交通往返与城市之间通勤。某一天,站台前突然出现一位奇怪的乘客,想要买票前往一座不存在的城镇——麦坎海茨。

经过主人公拜恩调查发现,麦坎海茨是七年前因一票之差而被放弃建立的城镇,而现在,这座“或然的城镇”仿佛从某个平行时空现身,并与他们的生活出现交集。

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这座“城镇”的影响正在逐步扩散,而自己的记忆也被逐步替换为平行世界中的记忆。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什么是真实?”是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中不断被提及的问题。而在《乘火车的通勤客》中,“曾经的记忆”在无声之间消逝,你被不曾“真实”拥有的记忆灌注而成,你被动接受,毫无疑虑。毕竟,对你来说,你的记忆就是那份独一无二的真实。

3

第三梦:《不可能存在的行星》

 如果我的家园不是我的家园 

 

《不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小编认为短篇集中显得最具黑色幽默和悲情的一篇。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在星际之中生存已久,地球早已被遗忘在时间长河之中不知所踪。

一位当前人类社会最年迈的老太太带着她的机器人管家上路,希望在离世前看一眼地球。一艘星际飞船船长出于贪婪,欺骗老太太去往一颗荒废破败的行星,谎称那就是地球。

老太太看着眼前这颗灰败荒凉的星球,无法与记忆中绿色的地球联系起来,情绪崩溃任星球上的肆虐毒风将她带走,机器人管家也违抗命令与她一起消失在风暴之中。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不可能的行星》触及了人类集体的失落和思考,当地球消失之后,人类的家园在何处?当机器人违抗命令与老太一起赴死之时,又叩问着我们:何为灵魂?

小说弥漫着强烈的失落感和怀旧之情,而这种失落和荒诞在故事的结尾达到高潮:

飞船船长在破败的行星上捡到一枚硬币,上面印着美国国徽的格言——原来这颗为了欺骗老太太而无意选择的荒凉行星,正是人类曾经的地球。

 



4



第四梦:《孤悬的陌生人》

 如果我的理智不是我的理智 

主人公洛伊斯在街头的路灯上发现了一具吊着的尸体,而问题是除了他所有人都视若无睹,甚至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这是否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或许,再荒诞的事都会有很合理的解释?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然而他错了,原来这便是外星生命的计划,他们控制了所有人,而悬挂出来的尸体,不过是为了让还未被控制的人跳出来的”诱饵“,而当洛伊斯发现这一切时,为时已晚。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孤悬的陌生人》最初刊登插图

 

《孤悬的陌生人》惊悚之外也是一个绝妙的社会预言。我们如何证明我们眼见为实?当所有人都被同一种观念所引导,你是否敢于跳出来说出真相?

整个故事是更为残忍版本的“皇帝的新衣”,因为那个叫破“皇帝没穿衣服”的人,下场只会是孤悬在路灯下,勾引下一个叫破真相的人。

 



5



第五梦:《行销有道》

 如果我的选择不是我的选择 

 

故事发生在未来,主人公厌倦了在木星-地球之间通勤上班的工作,和星际通勤路上狂轰滥炸的广告销售。他想带着妻子逃离这个疯狂运转的社会,移民去百废待兴的比邻星。

然而就在这时,一架推销自己的机器人来到了他们家中。

这架机器人,正是菲利普·迪克对那时刚刚兴起的“消费社会”的绝佳讽喻。

它通过创造需求来推销自己:为了展示自己自己能够修理物品,它先把物品破坏掉;为了展示自己的清洁功能,它先把房屋弄得一团遭;为了展示自己能防备万分之一概率的武器打击,它甚至先用武器在房屋扫射;只要你不购买它,它便呆在你家里哪也不去。

在故事的结局,主人公最终受不了机器人的疯狂推销,他独自逃往比邻星,却怎么也无法摆脱机器人尾随而来的自我推销。就算在飞行途中飞船坠毁,机器人拖着残躯漂浮在太空中无止尽地向他推销.....

虽然,菲利普·迪克在小说出版后表达过对结局的不满意,但小编却认为这个结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对消费社会批判地洞见。

正如我们的当下,人再难以在消费中保留一块安宁的自留地,我们无法基于需要做出购买的选择,而是不断被他人告知我们应该买什么,投身于消费的漩涡之中。

 



6



第六梦:《父怪》

 如果我的父亲不是我的父亲 

 

如果某天你发现你的父亲并不是你的父亲,你会怎么办?这么问听上去像个伦理问题,但在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中,原来你的父亲真的有可能是别人——甚至不是人。

故事主角是小男孩查尔斯,他敏锐的发现自己的“父亲”不知何时,不是自己的父亲了。他的言行和独处时的表情,都像换了一个人。而作为朝夕相处的儿子,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面对一个不再是自己父亲的“父亲”,他下定决心消灭他。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这是菲利普·迪克经典的探讨“何以为人”这一主题的小说,在故事中,人被外星生命所替换,而能察觉这一切的,却是一个孩童。

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发现你最爱的人某天变成了怪物,你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7



第七梦:《头环制作者》

 如果我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 

 

“清白之人没理由隐藏自己的思想”,就句话本身或许就足够令人颤抖,也为整个故事定下了压抑的基调。

故事发生在未来,在一次氢弹爆炸之后,辐射影响了一批新生儿,他们具有“读心”的能力。读心者们逐步掌权,所有人的思想都不设防地暴露在他们眼前。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而这时,一批可以防止他们读心的头环,悄然出现在人群中。头环赋予了人保留自己思想的权力,但对当局来说这意味这失去对人类的控制,一场针对读心者的计划就此展开.......

《头环制作者》同样是一篇“麦肯锡主义”背景下诞生的小说,当时的每个人都受到严密的思想检查,高压政治搞得社会人心惶惶。小说既体现了菲利普·迪克的现实讽喻,同时又加入了自己无边的想象力。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有意思的是,《电子梦》剧集中将头环改编为面罩,因为编剧在幼时读这篇小说时,将“hood”(头环)理解为了面罩,由此在自己的改编中延续了这一设定,创造了另一个令人不安的意象。

 



8



第八梦:《福斯特,你死定了》

 如果我的恐惧不是我的恐惧 

 

故事与五十年代处于冷战之下的美国息息相关,当时的美国民众处于一种战争即将爆发,核武器将毁灭美国的焦虑当中,而这部小说正是起源于民众对核武器的恐慌。

《福斯特,你死定了》讲一个关于福斯特一家三口的故事,核战争恐慌下的未来,全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家家户户都购买了地下掩体,作为未来战争爆发时的居住之所。

福斯特的父亲是一位反备战分子,他怀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拒绝购买巨额的掩体。而福克斯则因为父亲的主张,在学校备受歧视,人人都嘲笑他在核战来临时,死定了。就这样,围绕购买掩体的问题,父子两人矛盾就此激化。

小说不仅以冷战和核武器为背景,同时故事中的消费主义也尤为刺眼。掩体不仅每隔几年都会出新款,而人人都会因为担心旧款不够安全而去贷款消费,同时会互相攀比自家掩体。

由此,掩体和消费主义、身份特权相挂钩,在大众传播和社会压力之下,你的恐惧并不是真的对核战的恐惧,而是强加于你的社会压力下的恐惧。

 



9



第九梦:《今为人类》

 如果我的丈夫不是我的丈夫 

 

从菲利普·迪克的短篇中我们也能看到,“何以为人”是个贯穿始终的话题。如果《父怪》里对这一话题表现为的是一场惊悚脑洞,否认那位“父亲”是人的话,那么《今为人类》里,就是一场温情短剧,承认那位“丈夫”,是人。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今为人类》杂志刊登页面

 

故事讲述了人妻吉儿·赫里克的故事,她的丈夫是一个机器人一般冷漠甚至显得刻薄的人,他心思全在科学工作上。

正当赫里克决定离婚的关头,她的丈夫从一趟外星考察工作中返回。回来后的丈夫宛如换了个人,他变得热情开朗,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具有好奇心。这让决定离婚的赫里克陷入犹豫。

原来,外星考察回来的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借用了她丈夫躯壳的外星人,她的丈夫还留在外星上。审判席上,“丈夫”的生死取决于赫里克的证词。

《今为人类》是一个略显浪漫的故事,对于“何以为人”这个问题,赫里克给了我们她的答案:人因爱而为人。

 



10



第十梦:《自动工厂》

 如果我的敌人不是我的敌人 

 

故事发生在毁灭性的战争之后,物资贫乏的世界。最初的幸存人类成立了自动工厂,通过系统来最大化开采和利用资源,并向人类提供物资。

在修生养息多年后,人类不满于受自动工厂所控,引发战争,试图摧毁自动工厂,获得资源。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电子梦:菲利普·迪克的世界》剧照

 

讽刺的是,当他们摧毁工厂之后,发现物资也已全部被销毁。而根据早期人类的设计,自动工厂在被摧毁前便派出了微型机器人,另起炉灶建立新的工厂。于是“战争-休养”的循环又一次回到原点。

在《自动工厂》中,机器并非是背叛人类,而是沿着人类最初的理性设计而运作。而打破和平,带来毁灭的,却是人类自己。这是这个故事中最大的讽刺。

原来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技术,不是机械,还是人类自己。

 

陷入菲利普·迪克的电子迷梦

本文来自: 科幻世界


科幻频道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