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猎鹰9号火箭搭载乘坐着两名NASA宇航员的载人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点火升空。12分钟后飞船顺利进入近地轨道,朝国际空间站进发。6月1日,“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这无疑是历史性的一刻。

此次成功发射,对SpaceX来说,意味着这家私营企业具备了从火箭到载人飞船的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为后续实现全流程商业化的近地轨道太空旅游建立了基础;而对全人类来说,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完成了史上首次商业载人航天发射,标志着太空商业化发展里程碑的到来。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开始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从载人航天、卫星发射、物资运输、再到太空旅游、太空互联网等,无论是航天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在该领域“跑马圈地”。

在太空创业潮的推动下,“航天事业”已经演变成囊括了多元民营商业力量的“航天产业”,“太空经济”也成为继“互联网经济”之后的下一个热词。

撬动万亿美元商业航天产业蓝海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可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其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整体规模较小,因此运载火箭、人造卫星以及与卫星发射相关的商业运载火箭产业构成了目前太空经济的主体。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美银美林此前发布研报称,到2040年太空行业的规模将达2.7万亿美元(近20万亿人民币)。报告称,“大量的新玩家”正在推动“太空2.0时代”的到来:SpaceX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太空市场上私人公司大量涌现,80多个国家投资了该行业,以及像Rocket Lab(火箭实验室)和Vector等私人火箭公司的发射成本已大幅下降。

高盛在发布的一份重磅报告中也指出,在外太空这个尚未被探索的领域,庞大的利润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未来20年间,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

高盛还在这份报告中描绘了这样的未来场景:人们或许可以到小行星上去挖金矿、找稀土;在外太空喝着咖啡欣赏地球。“尽管这一市场目前还相对‘小众’,但急速下滑的成本正在降低太空经济领域的准入门槛,太空旅行、小行星采矿或是在轨制造都有望成真。”

虽然目前太空旅游仍处于“新生阶段”,但业内观点指出,该领域或将是未来私营航天公司的另一大盈利点。有航天学者认为:“以这次载人‘龙’飞船的突破为起点,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太空旅游,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瑞银集团在2019年3月份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中指出,太空旅游未来十年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美元。

太空旅游:逐梦星辰大海

太空旅游是基于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太空去旅游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为刺激人的是可以观赏太空旖旎的风光,同时还可以享受失重的味道。2001年4月30日,国际空间站迎来首位太空游客--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

太空旅游有四种途径,飞机的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当前比较成熟的是亚轨道飞行,而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是轨道飞行,其技术并未成熟,还处于概念实验阶段。亚轨道飞行,是指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离开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开始进入太空的边缘,在距离地面大约100公里处,由于速度和动力赶不上真正的宇宙飞船,无法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飞行。

亚轨道飞行中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做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飞行,冲出100公里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几分钟的失重,目视长达 4827 公里的地球弧线表面,看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象,浩瀚的宇宙也仿佛伸手可及。

通往太空的唯一基础交通工具--运载火箭

如果要做好太空旅游这门生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运载火箭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作为太空旅游的入口,运载火箭规模有多大,太空旅游舞台就有多大。

运载火箭指的是将人们制造的各种将航天器推向太空的载具。运载火箭一般为2—4级, 用于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发射次数总计114次,其中中国发射次数39次、位列榜首;美国发射次数34次(其中21次由SpaceX完成),位列第2。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仅看这组历史数据,火箭市场并不十分可观;但火箭作为通往太空的唯一基础交通工具,不仅能享受到航天应用爆发的红利,通过技术进步也能进一步激发应用范围和潜在市场。

根据布莱斯太空与技术咨询公司(Bryce Space & Technology)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航天初创企业融资金额总计约32亿美元,运载火箭企业融资金额较大,其中Blue Origin的7.5亿美元为单笔最大融资额,SpaceX合计融资7.37亿美元;我国星际荣耀与蓝箭航天在非美国地区初创企业中融资额排名靠前。2000-2018年,全球航天初创企业累计融资达到217.8亿美元。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不过当前,全球具备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能力的民营公司一共只有三家:SpaceX、Rocket Lab和星际荣耀。前两家都是美国企业,星际荣耀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中国公司。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Space X作为民营运载火箭的头号玩家拥有绝对优势。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晚,SpaceX发射的“猎鹰9”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实现第一节火箭软着陆,从而开创了火箭从太空直接垂直回收的历史。而火箭成功回收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势必将推动太空商业化进程。值得一提是,Space X近日还成功完成了人类史上首个商业载人航天发射。

中国初创企业也在趁势追赶。2019年7月,中国民营火箭初创公司星际荣耀,通过双曲线一号火箭首次尝试轨道级发射,一举成功!此次发射不仅实现了中国民营火箭成功入轨的零突破,也实现了民营火箭一箭多星成功部署的零突破。

但在此之前另外两枚民营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一号、零壹空间OS-M1--均宣告挑战告败。这也表明,中国民营企业要追赶像Space X这样的巨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太空旅游竞赛一触即发

当然,除了自研火箭外,目前参与到太空旅游领域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外包火箭发射任务,一是由于火箭研发难度太大,二是成本太高。

此外,载人飞船也是太空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载人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如今四家以美国公司为主导的商业载人飞船已成型,计划把旅客送入太空。

SpaceX成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商业载人航天能力企业 30亿美元太空旅游蓝海待掘

其中,SpaceX和维珍银河都已经获得旅客订单,开创了商业太空旅游新纪元。

1. Space X迎来首位绕月旅客

2018年9月14日,SpaceX宣布已经签下首个太空旅客的订单。“这是为实现普通人的太空旅行梦想,而迈出的重要一步”,SpaceX在官方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

该名旅客日本亿万富豪前泽友作。据悉,此次旅行可能将在2023年实现,届时前泽友作将搭乘 SpaceX 新一代的大型猎鹰火箭(BFR)飞向月球,进行为期一周的航天飞行。根据私人太空旅行机构Space Adventures的信息,飞往月球的价格至少是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两倍。

2. 维珍银河签下600多名客户

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是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维珍银河太空船是世界上第一架商业太空船。2019年10月28日,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正式上市,成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太空旅行公司。

据悉,维珍银河的太空船一次可以至多搭载6名乘客和2名飞行员。飞船将在约12.19千米的上空,乘客将在失重状态下漂浮约10分钟,然后返回地面。截至目前,已有来自 60个国家的 600多名客户预定了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行服务,每个客户至少要支付 25万美元。这些订单将为维珍银河带来 1.2亿美元的潜在收入。维珍银河预计,2023年每隔32小时就会有一班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启航。

3. 中国处于萌芽阶段

当前,中国在该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未涌现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企业。不过2016年,新成立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的“航天事业新动力”分论坛上公布了中国太空旅游三步走时间表:

2020-2024年,利用10吨级的亚轨道飞行器,相继实现60-80公里轨道高度的商业载荷飞行和3-5座的商业载人飞行,提供太空观光、短时间失重体验和特殊机动飞行服务。

2025-2029年,利用100吨级的亚轨道飞行器,可相继实现120-140公里轨道高度的商业载荷飞行和10-20座的商业载人飞行。

2030-2035年,利用100吨级组合动力飞行器,提供10-20座、80-90公里轨道高度的长时间亚轨道商业飞行,支撑全球快速点对点洲际航班、商业长期空间飞行等业务的开展。

相信在新一轮技术红利的推动下,我国的太空旅游项目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参考资料:

l

l?vt=4

本文来自: 前瞻网


科幻频道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