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电视剧《大染坊》被视为国产电视剧的标杆作品之一,剧中讲述了清末时期一位名叫陈寿亭(侯勇老师饰演)的讨饭少年胸怀大志,在被染坊掌柜收为义子后苦学染布手艺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精彩的剧情加上对染坊匠工作的生动表现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后来《全家福》、《国家宝藏》等一系列反映古代工匠的节目更是让许多人对工匠心生崇拜。
然而,古代工匠毕竟是属于“士农工商”的四个阶层的底层,他们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今天就想和大家介绍下鲜有人提及的古代工匠衣食住行和他们的婚姻生活。
《大染坊》剧照 一、先秦时期工匠的日常生活 工匠的生活水平优于农民
考虑到秦朝刚好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两大部分,所以就以秦朝为界先介绍下先秦时期的工匠生活吧。先秦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衣锦绣、吃美食的只是少数统治阶级的享受,包括工匠在内的大多数底层人民则只能做到御寒充饥、保持生存的最低水平。
不过有趣的是,西周初期是禁止商朝遗民(也有一种说法是相对富裕的农民)喝酒的,但是却允许工匠喝酒,这是西周时期给予有技术工匠的一种特殊待遇。不过从实际来看,工匠这种特权其实很难有享受的时候,他们的收入是很难买到酒的,往往只有在帝王赏赐时才能喝到。
周朝的石匠
就算到了战国时期,依然对工匠还是有优待的,比如政府要供给食盐给工匠,以确保工匠有干活的力气。那时候的民间手工业者,一般是有自由人的社会身份,凭借手艺往往生活能比大多数的农民要好。这也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可: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不得与其他群体来往,多为氏族而居
先秦时期的工匠们往往只能和自己群体交流,那时候统治者信奉“四民分业”有利于社会统治的理论,不允许工匠和其他群里来往:
《国语·齐语》:“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
那时候的工匠有的还是氏族而居,早在西周建国之初就有所谓殷民七族,比如有陶氏是陶工,樊氏是篱笆工等。这些有专业手工业技能的氏族群体,往往依封地族居生活。当然,也有一些工匠零散居住于指定地点,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靠官府供给,这也就是“工商食官”之意。
士农工商
备注:其实当时从事类似于工匠工作的还有一些奴隶,不过本文主要是讨论非奴隶的自由民,所以不在此展开对奴隶的讨论。 二、古代工匠的衣食住行
介绍完先秦时期的工匠,也该轮到介绍秦汉至明清时期工匠的衣食住行了。 古代工匠的衣服
在古代,绫罗绸缎只能为权贵阶层所拥有,到了汉代甚至有“犬马衣文绣”的说法,而广大平民百姓只能一辈子穿着布衣。不过,老百姓到老年时可以有资格穿丝质衣服,而工匠和商人却被禁止穿这类衣服,所以工匠们大概一辈子只能穿布衣了。
古代百姓生活场景
到了晋朝时期,朝廷还要求上市交易的工商业者必须穿着特定的服饰,要求必须头上缠绕白巾,上面还要标识着自己姓名,而双脚还要分别穿着黑白两色的鞋子,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低于一般人。
到了宋朝时期,士农工商穿着已经有明显的不同,甚至不同行业的工匠都会穿着不同的衣服,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市民已经习惯了仅仅凭借衣着就可以判断是哪个行业的工匠了,甚至如果随意穿着还为大家所谴责。
《东京梦华录》: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
备注:犬马衣文绣其实是说权贵的人家,连狗和马都要穿戴精美的服饰。 古代工匠的饮食
说起这个,一般来说工匠虽然伙食不见得多好,但是吃的话整体上还是能温饱的,整体境况要比农民好的多。工匠在服役期间或者受雇于东家时,他们的饮食大多数是由官府或者雇主来提供。而如果他们时独立经营(类似于个体户)时则由他们自己来自己负担。
但是后来工匠个体户数量增多后,饮食情况也并未有所改善。据《铁工问》记载,宋朝时期的工匠饮食实在也是很差,当时该书的作者看到锅内的饭只是清水煮野菜,甚至连盐和醋等基本的调味品都没有。
古代窑工图
另外,据《窑民行》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时的景德镇窑工只能每天都以粗粮充饥,根本吃不上蔬菜等副食品,普遍存在营养缺乏的情况。这种情况到清朝末年也没有多大改观,比如四川的盐工每人每月只能获得粮食80斤、猪肉1斤、菜籽油1斤,银钱150文,在当时只能大概养活两三人左右,饮食可谓贫苦。 古代工匠的居住条件
古代经常有句话叫做“市井小人”,很多人以为是用来形容普通百姓的,其实是用来形容城市中的工商业者,尤其是用来形容工匠。元朝以前,他们被政府要求必须居住在指定的区域。
以北魏的洛阳城为例,北魏洛阳设有三市,东西两郭的市都设在距离洛阳旧城3里外的地方,西郭市“周回八里”,名大市。市中往往是依照行业分布,比如市东多为工巧之人,市西多为酿酒师,具体记载如下:
杨衙之《洛阳珈蓝记》: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
热闹的市场
宋朝时东城发生过一次火灾,烧毁了官酒坊的房舍180处,酒工死者三千余人,说明那时候工匠居住位置密集,且防火条件很差。
另外,除了房子的地段外,隋朝时期甚至连工匠的房屋开门方向都做了规定,那时候不允许工匠向街边开门。到了唐朝时更加严格,违反的要直接杖打七十。
尽管宋朝时对工匠房屋的选址、朝向等管制有所放松,但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工匠们仍然只能住在后街或空地处,彼此聚居在一起。不过由于宋朝修改皇室陵墓的需要,认为工匠如果能天天受到太阳照射身体会更好,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所以这些工匠很多都还是能朝向有阳光的地方。
至于工匠房屋内部是什么呢?根据《铁工问》、《儒林外史》等记载,工匠的房屋往往破败不堪,跑风漏雨也是常有之事。屋子内除了生活必须的锅炉和灶台、床之外,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古代工匠的出行
说起出行,电视剧中其实多有反映,比如马车、轿子等。但是这些出行方式是基本不适用于作为下层民众的工匠的。据《册府元龟》记载,工匠们一般只能选择步行或选择更加实惠的代步工具,比如骑驴、骑马、骑牲畜等,这其中又以骑驴居多,毕竟驴无论是买还是租都是最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