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是世界考古的一部分。我们做中国考古,其实也是在做世界考古。用中国眼光看世界,用世界眼光看中国,一定前途无量。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 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6月
今晚8点,中读直播间特邀本书责任编辑杨乐、钟韵及北京大学博士生奚牧凉开讲《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为大家奉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考古历史课。
说到文明现场,那么何谓文明,何谓古代文明呢?
古之所谓“文明”,文指文采,对野而言;明指光明,对暗而言。野虽粗鄙,却有质朴的一面;暗是阴影,却与光明相伴相随。这个词跟“启蒙”有关。启蒙之义,一是把愚昧变成聪明,二是把黑暗变成光明。
西方以“文明人”与“野蛮人”相对,在我国则为“夷夏之别”。夏人住在中心(即所谓中国),是文明人;夷人或蛮夷戎狄住在周边(即所谓四裔),是野蛮人。孟子骂许行,说他是“南蛮舌之人”,意思与希罗多德说的“野蛮人”一样,首先看重的是语言的不同。
现在来看,“文明”通常有两套标准:
一套是技术发明的标准,如金属、城市、文字等。研究此类东西,当然离不开考古。文化历史考古学以考古文化为研究目标,文明在考古文化之上,比考古文化大,比考古文化长。这类要素,在有些文明那里是有缺失的,但中国文明是三大要素齐全的文明,在十大文明中,传播范围最广,连续性最强。
另一套是社会组织的标准,如私有制、贫富分化、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以及是否形成复杂社会,特别是有无国家的出现。中国的新石器文化,黄河流域有三大块,长江流域有三大块,外加南北方各有一个大后方,至少分八大块。龙山时代以来,冶金技术出现,普遍有城,各种符号系统也在各地被发现。
今天,我们就从《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一书中来寻找中国古人的文明智慧与高级生活。
一、良渚人的精致生活
良渚古城大约存在了1000 年,从距今5300 年左右,一直到大约距今4100 年。其最初的设计是一个3 平方公里的内城,中心位置是宫殿区,宫殿区的高台相对较高,而外围则是工匠居住的区域。
他们基本的生活模式是:一条三四十米宽堆筑而成的高地,上面住人,临河而居,类似于江南水乡,非常像现在的乌镇。起初,大部分城内城外的河有40~60 米宽,住在河边的人常往河里倒生活垃圾,有的河被填平了,有的只剩下10~20 米宽。现在考古学家在良渚的河里可以发现大量的生活用品,如陶器、木器、骨器,还包括加工残剩的玉料等。
城内的3 平方公里,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外扩,到良渚晚期,已经开始修建外郭城了。外郭城的模式和城内差不多,都是一条高地、一条河这种模式。城墙外有好几百米宽的水面,有的甚至有上千米宽的水面。
在良渚城墙东面,发现了美人地遗址,这里的河边护岸是用木板做的,这种河边护岸现在也有,但是是用石头做的。良渚时期,木头比石头更容易加工,所以都用木头,现在保留下来的木板高度达1.7 米多。当时的护岸做得非常考究、非常漂亮,考古学家挖到很多良渚时期的河,河边上的护岸都是先用竹篱笆、竹编,然后再用木桩固定,木桩的粗细与木桩的间距几乎是一样的,可见当时的良渚有着一个非常考究、标准化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不像我们想象中5000 年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比较落后或比较原始的状态。
可以想象,良渚的人生活秩序井然,干净卫生,人们讲究穿着打扮,生活精致,现在江南的鱼米之乡的人恐怕也不及其一二。比如,人们会佩戴玉饰,用非常高级的漆器,因为考古发现了涂红油漆的杯子,以及很多刻有精美花纹的陶器。
玉匙 (左)和玉手镯(右)
二、殷墟里神秘的女人——妇好
殷墟的发现很多,但是最令人难忘的有三项:一是甲骨文,一是青铜器,还有就是那位让考古学家魂牵梦绕、痴迷不已的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甲骨卜辞曾经记载,妇好给武丁生过孩子,还曾经带兵打仗、狩猎;也曾经考察过地方农业生产,主持过祭祀,接见过当时所谓的“多妇”——“妇”在那时相当于一种爵位或身份,“多妇”就是多位有身份的女性,接见“多妇”,大体类似于今天的“接见各界妇女代表”。
甲骨文里的妇好,是一个有业绩、有地位、有故事的女人。如此生动的一个人,死后埋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但现代考古学让我们与她再次相见。
妇好墓里出土的东西很多。虽然由于地下水的原因,当时考古学家没能留下琳琅满目的青铜器、玉器堆在一起的照片,但挖出来的青铜器、玉器数量令人震撼——青铜器总重量达1.6 吨,器类几乎涵盖了商代所有种类,仅容器即多达200 余件,食器中的鼎、簋一样不缺,酒器觚、爵、瓿、尊、壶一样不缺,而且很多还成套成对。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玉器、骨角器、陶器、象牙器等。可见,妇好的地位。
考古学家把墓葬里出土的文物信息和甲骨卜辞结合在一起,几乎就能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商王朝贵妇生活画卷,或者说是商朝的历史画面。
妇好墓里出土了几把大钺,其中两把特别大,均重达9 公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即便是今天的成年男子,也只能勉强举起9 公斤的东西。妇好一介女子,怎么可能拿得起9 公斤的大钺呢?而且是两把?
钺在商代代表权力,甚至是生杀大权的标志。商代青铜器上有一种图像铭文,表现了一个人一手执钺,一手拖着一具尸体,尸体没有脑袋,脑袋被钺砍掉了。这是钺这种特定兵器象征生杀大权的图像表达。妇好墓出土的两把钺,一把正面饰以龙形,另一把正面饰以虎形,龙虎生威,妇好的权力与地位昭然若揭。这跟甲骨卜辞记录的妇好是国王配偶完全吻合。
妇好墓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方说墓里出土一件铜鼎上写着“司母辛”,当然也可以读成“女司辛”或“后母辛”。司母辛鼎很可能是妇好的孩子给她的祭品。这里表达的母子关系,正好契合于甲骨卜辞有关妇好为国王生孩子的记载,而且生的是男孩。
妇好大型钺
出土文物甚至还呈现出很多甲骨卜辞中没有记录的妇好的细节。仔细研究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有些是她生前特别喜爱的,比如有件小玉象,做得非常精致,可爱极了,它的表面被摸得油光锃亮。玉器古董界有个话叫“盘玩”,玉器如果老被盘玩的话,表皮就变得很光亮,实际上是人的汗渍油脂渗到玉器里了。小玉象表面油光锃亮,说明妇好对它的喜爱。这些妇好生活上的细节,甲骨文中并无记录。
妇好喜欢的小玉象
事实上,妇好只是甲骨卜辞记载的、能够进入商王“祀谱”的、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妇好进入了祀谱,说明其地位高贵。进祀谱并与武丁相关的,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女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的主人。妇好与后母戊鼎的主人是一同侍奉武丁的“姐妹”。妇好与后母戊鼎的主人相比,有可能在王室内部地位上略低一些。
妇好很重要,她所做的很多事情被甲骨卜辞反复记录,相反甲骨卜辞很少有后母戊鼎主人的记录。关于二者的社会地位,不妨简单比较一下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鼎和后母戊鼎的形制与重量:后母戊鼎重875 公斤(也有说其他重量的),但司母辛鼎的重量只有138 公斤,重量上的差别很明显。
总之,妇好墓呈现了商代文明的冰山一角,但即使是冰山一角,其所展现的青铜文明也已经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三、舌尖上的“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是一艘木质古船,船体残长约22.1 米,最大船宽约9.35 米。这是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1987 年被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在海底沉睡了800 年。“南海Ⅰ号”是考古学家迄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代商贸沉船。发现、调查、打捞和发掘过程都有很多故事,它的发现说明,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曾经存在一条非常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乘船航行过程中,要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食是最重要的生存要素。
首先是淡水的问题,当然,沉船上的淡水肯定被海水稀释掉了,不可能再发现有什么淡水。其次是吃什么的问题。人的食物结构大致是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构成。蛋白质从肉类获取;脂肪可以从肉类动物脂肪和坚果中的植物脂肪获取;碳水化合物可以从谷类、淀粉类食品里获得,并会转化为糖;维生素是通过各种水果获取。
“南海Ⅰ号”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这也是整体打捞给考古学家的红利。动植物遗存包括鱼类等水生动物,还有陆生动物,如鸡、鸭、鹅、猪、牛、山羊和绵羊等,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罐保存完整的咸鸭蛋。
虽然发现了鱼类,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分析,应该暂时把它排除掉,其原因是沉船在海底经历了近千年,有很长一段时间起到了人工鱼礁的功能。根据鱼类的习性,只要有突出来的地貌,鱼类就会聚集安家。如果是淡水鱼,那就又不一样了,可以研究,但如果都是海洋性鱼类, 考古学家就暂不将其作为食物构成之一,虽然它也可能是食物构成,但是自然死亡在这里的鱼类,考古学家没有办法剥离出来,如果有别的地方的鱼制品,比如咸鱼,或产自别的海域的鱼,倒是可以放进来讨论。
陆生动物,如鸡、鸭、鹅、猪、牛、羊,是蛋白质和脂肪的基本保证,可以列入食物的类别。我们现在有冰箱可以保存肉类,但古人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腌制,以前在沉船里发现过腌制的东西,英国的一艘沉船上还曾发现过腌制品的清单;除了腌制食品,还有一种就是活的动物。过去考古学家去西沙调查的时候,发现渔民会在船上放一笼活鸡,虽然后期鸡都瘦得没法吃了,只能拿来煮汤,但要保鲜,就必须是活体,但活体喂养是很不容易的。考古学家现在确切地知道,船上有很多肉类,但大多是腌制过的。文献记载也有带活羊上去的,就是不知道能活多久。
船上发现的咸鸭蛋,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咸鸭蛋,保存得非常完整。在以前的考古里,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些东西,因为太脆弱了,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至于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南海Ⅰ号”上发现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其中绝大部分是可食用的植物,也有一部分药材,不是直接食用的。植物遗存又可以分成水果、瓜类、谷物和香料。水果类有核果和坚果。核果一般指带核的水果,果肉保存不下来,但可以根据它的种子来判断是什么水果。目前发现有梅子、槟榔、橄榄、南酸枣、滇刺枣、葡萄籽,还有荔枝。所有的水果,特别是橄榄、南酸枣,维生素含量都特别高,但口感一般不好,略带酸味。
“南海Ⅰ号”发现的部分植物遗存
十年前在广东高明发现的古椰贝丘史前遗址,也保留了大量的南酸枣和橄榄,古人从5000 年前开始摄入这些植物,主要就是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有一种航海病(就是现在医学上统称的败血症),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 导致的,必须吃新鲜水果蔬菜才能防治。瓜类也是航海中非常重要的食物结构,其种类可根据发掘出土的种子来甄别判断。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一些冬瓜子,因为航海带蔬菜不容易,如果是绿叶菜,两三天就必须吃完,不然就烂掉了,只有冬瓜、南瓜这种蔬菜,因为有外壳包裹,存放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也说明古人有多年的航海经验,知道蔬菜里面的瓜类是比较好保存的。也许带了叶菜,但不好保存,考古学家也就很难发现。
坚果含有淀粉、植物脂肪、植物蛋白,是沉船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沉船上的坚果,锥栗的数量最多。锥栗就是像板栗一样的坚果。其他还有银杏、香榧子、松子。松子像瓜子一样,适合炒了嗑着吃。
谷物就是稻谷这一类的。谷壳能留下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至于香料,则有花椒、胡椒之类。胡椒在那个时候堪比黄金,这说明船上人吃东西还讲究味道,生活也不是那么枯燥。
航海其实是很枯燥的,只有头一两天你会兴奋,要是晕船则会更痛苦,那么在船上怎么打发时间呢?
我们在“南海Ⅰ号”上发现了骰子这种赌博的工具。这还不是孤证,在“南澳Ⅰ号”也发现有骰子,甚至还发现了围棋,民国时期的“中山舰”上也有骰子。就是说,骰子在船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赌博娱乐
工具,一般是用骨头做的。骨质的东西比较致密,所以容易保存下来。“南海Ⅰ号”活灵活现地保留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揭示古代航海人精神层面的一扇窗口,可研究的东西非常多。
所以,正是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得以窥探那些遥远得数不清岁月的年代的人们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