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屏风十分流行,席地而坐是常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由秦汉文明向隋唐文明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礼俗变化很大。其中家具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席地家具向垂足高坐家具的转变。北周安伽墓屏风石棺床

魏晋南北朝屏风十分流行,席地而坐是常态

南京西善桥南朝竹林七贤拼镶砖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屏风是流行的家具之一。

古代文献有许多有关华美屏风的记述,如《邺中记》说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作“金银钮屈膝屏风”,高矮可以随意伸缩。考古发掘的漆画屏风实物仅有北魏司马金龙墓一例,现简述于下: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面漆画

魏晋南北朝屏风十分流行,席地而坐是常态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石础漆画木屏风。司马金龙生前封琅琊王,官至“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可证华美的漆屏风是当时最高统治集团的奢侈品。

可惜该墓因遭盗掘等人为和自然原因,漆屏风已经朽毁,残件散落墓室各处,只有5块屏板较完整,板高81.5厘米。还有4件浅灰色细砂石精雕的小柱础,应系屏板的础座。如把屏板与础座插合成整体,看来是适宜于床上使用的四尺屏风。

整具屏风的形制,可以从它自身上的画面看出来,原来在屏板正、背两面都有彩画,朱底上分上下四栏,各画一组人物画,所绘内容有列女图。其中“和帝后”、“卫灵公”与“灵公夫人”等画面中,都有在一人独坐的床榻后部和左右两侧屏障用的屏风。屏板每块宽约26厘米,厚2.5厘米,上下有榫,两侧也有上下两个榫或卯口,可知原应与屏风边框相卯合。

在墓中还发现一些木板漆画,板面绘连续的忍冬图案,或在忍冬图案中加绘人物、朱雀、虎、神兽等图像,它们或可能是屏风的边框。并联拼合6块屏板和边框,宽度应能超过200厘米,正好安放在墓内宽241厘米的石床上,两侧如各安3块屏板和边框,全屏用12块屏板则与文献中讲的“十二牒”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