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有什么?有历史,有人性;有关于时代的宏大叙事,也有关于人生的细碎情节。在大学里,有一门课,老师带领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从而学会如何爱别人,也学会如何爱自己,爱自己的人生。
新学期开始,沪上高校以“爱情”为主题的课程又成“爆款”——复旦大学《从小说到电影》、华东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等,总能吸引远超选课人数限制的学生抢课和旁听。在这些课上,学生们理解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人性中的温暖面。在这些温暖的叙事和人生哲理中,年轻人重新认识爱和人生,唤起对生命的热情。
虽然有不少学生最初怀着“脱单”、渴望解决“异地恋”烦恼等具体目的而来,但是,当他们修完一学期的课后,感受到的不是恋爱技巧的提升,而是当他们以爱情为题,来解读经典作品时,人性中的积极一面和人世间的温暖也就一览无遗了。从而,这些年轻人心中的积极一面得以激发,从容面对人生和日常的生活。用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的话来说,这对于现实中年轻人如何面对孤独、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等命题提供了一种启迪。
勇气和表达爱的能力,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朱康每学期的《20世纪中国爱情文学》都会选择把鲁迅的《伤逝》作为第一节课。他认为,《伤逝》可算是阐释现代爱情的早期经典作品。
“在那样一个男女之间的交往尚未如现在这样日常的时代,涓生用单膝下跪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看似可笑,但却非常难得。”朱康说,“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在日渐机械化的时代变得日趋苍白,失去跨越陌生界限的勇气,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寻找美好爱情的机会,更会让这个世界日渐冷漠。”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和美国思想家阿兰·布鲁姆都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着双重危机,很多人既缺少勇于追求爱情的行动,又缺乏表达爱情的能力。朱康认为,“表达的勇气和能力,何止对于爱情来说很重要,对于年轻人的社会人际交往,同样重要”。
比如,“多喝热水”原是一句关心之语,却因不分场合地被频频当做“万金油”使用而遭到猛烈吐槽,甚至如果你用这句话来表达关心,基本上就等于敷衍。
这些被“用坏”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故而,表达的随意确实影响了年轻人之间交往的和谐。
在朱康的课上,也常有女生抱怨她们的男朋友不会说话。“爱情生活中人们对语言有着高度要求,年轻人往往渴望浪漫和诗意的对白。而文学提供给人们超越日常生活的表达,更能满足他们对爱情的想象,从而对他们的语言和表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
朱康常常用一个广告片来告诉学生,表达的勇气和能力是如何重要——在繁忙都市的公交车里,一个男生对偶遇的女生怦然心动,用手机拍下对方的照片。事实上,如果他有拍照的时间,也意味着有时间和机会与这个女生打招呼或交流,但因为缺乏行动的勇气而选择把手机存储当做心灵的存储,最终徒留一片内心的空白。
与其说是爱情课,还不如说是价值观的探讨
阅读文学文本、观看经典电影,再探讨爱情所能抵达的状态,却令不少年轻人在课后反思自己的爱情,甚至视之为“鸡肋”,从而产生怀疑,更有甚者,选择分手。这是令授课教师们始料未及的现象。而10年前,这类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并非如此。10年间,年轻人面对感情的态度,以及面临感情和自身发展的矛盾时,他们的决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梁永安的《从小说到电影》已上了十多年,他对刚开始授课时遇到的一位女同学印象深刻:当时她在这门课上饱览经典作品中的爱情,认为在军校读书的男友思想和情感不够丰富,于是决定分手。但是,当她听完老师在一学年的最后一课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解读——“对待爱情要像信仰一样虔诚,对待信仰要像爱情一样深情”后,她改主意了,反而认为爱情本身需要坚持和创造,她又选择与前男友复合。2012年,梁永安在日本偶遇这位已经毕业好几年的学生时得知,这名女生在复旦毕业后面临留日读博和回国结婚的两难选择时,她选择了婚姻。
但是,10年后的今天,当学生在面临爱情和继续深造之间的矛盾时,大多数都会选择继续深造,放弃爱情。梁永安在课堂上调查时发现,当下年轻的一代更重视个体的价值和发展,而不是为恋爱中的对方“牺牲”。“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度和两个人之间融合的难度同步上升,恋爱的成本、所要承受的压力,让当代年轻人的恋爱变得更难而不是更容易。”梁永安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以木心的《从前慢》为例,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年代的解读迥然不同。朱康说:“在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交流并不发达的时代,这或许代表一种完满的爱情形式。现在人口流动、通讯发达,时代为今天的年轻人的心智分配了另一种情感节律。”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推动人生发展的强大力量
曾有一个女生的评教令朱康印象深刻:一个学期十多部作品,看到的几乎全部都是悲剧式的爱情,唯一有幸福结局的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一对农村情侣,这难免令人沮丧和遗憾。
朱康说,并非有意筛选悲剧,而是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更充分地反映现实生活与爱情的冲击、以及爱情对现实生活的限制所发出的挑战。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与其教年轻人怎么谈恋爱,不如通过文学的启发让他们认识到爱情很难十全十美,而人生同样如此。”
经典作品既向年轻人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和缺憾,也为他们提供了可被模仿的表达方式和精神力量。梁永安在课上经常向学生推荐一部电影《革命之路》,男女主人公的追求和主流价值追求的买房买车、物质满足的生活不同,他们希望过一种充满希望和激情、与庸俗现实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两个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个性的灵魂,与他们后来无法忍受庸常生活的痛苦同样密切相关。
“从内心坚持爱情的价值而不屈从于现实的压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依然非常难得。”梁永安直言,在经典中,年轻人可以看到,在今天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中,获得爱情的能力同样需要建立在独立、自由和自身的专业性之上。当新一代面对爱情产生困惑、不自信甚至怀疑,“要成为一个更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打破被定义的生活,而不是找一个更好的人来拯救自己。年轻人越是渴望爱情,越要谨防盲目的爱。”
更何况,爱的教育里不仅仅只有爱情。从情感问题出发,年轻人学会的是听从内心热爱、拓展生命宽度,在时时生长、更新、创造的爱情中同步成长。
对于青年学生常常提出如何面对孤独、诱惑等人生疑惑,梁永安总是强调,比起关注失败的结局,人的生命中不断拥有、失去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部分。比如《走出非洲》的女主人,尽管她最终失去了辛苦打拼的农场和彼此深爱的恋人,但她的生命在不断的出走和体验中从此变得不一样。
曾有学生课后倾诉现实的人生烦恼。比如,心怀对未来的渴望又忧惧在大城市漂泊的生活压力,既贪恋家乡小城的惬意轻松又不甘一眼看到头的平庸,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该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梁永安挑选了电影《布鲁克林》,向他们展示了片中的爱尔兰姑娘在现实面前,在故乡安逸的小镇生活和异乡的都市繁华之间做出艰难选择。最终,她在纽约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成为独立女性,并在舞会中遇到情定终生的意大利管道修理工。
“爱情本身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从实现情感的自由开始释放人的精神力量、重新定义人的发展和成长,我们整个社会也会随之焕发无限的能量。”梁永安希望以爱情为支点,撬动对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建设,塑造独立的人格和更高层级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