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刹那心动到走进人间烟火,从青丝稚面到携手相濡以沫。青石绿野敲打着谁的梦,滚滚车轮载着爱与时间同行。那些让你砰然心动的故事,在这儿说给你听。这个七夕,许你一世温暖,给你倾世温柔。
爱是相信:虽相隔千里仍守望相助
疫情、隔离、地震、洪涝、坍塌......用一个词来总结疫情之下的这两年,“活着”或许是许多人最大的感悟。
“要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一次出乘他都能平安归来。”这是11年来张凤娇独自过的第7个七夕,张凤娇是贵阳客运段一名动车乘务员,爱人张晓辉是贵阳至北京西Z150次列车长,不久前一场特殊的经历,让两人更加坚定了彼此的爱。
那是郑州受暴雨袭击的第二天,张晓辉值乘的Z149次列车受阻于邯郸至郑州间一个名叫广武的小站,外面的天仍旧是雾蒙蒙的,硕大的雨点把车窗砸的“噼啪”直响,张晓辉拿出手机,眼见信号一格格下降,接下来的十分钟内,他一直拨打段调度室电话直至接通,在断断续续的通话中汇报滞留旅客、列车餐食供应断链等情况,请求支援。
当晚8点,张凤娇退乘后照例拨打张晓辉的电话,意外的是往常很快接通的电话,今天却怎么也打不通,或许是列车正运行在信号较差的区段,张凤娇并未在意。到家后,再次拨打电话的张凤娇却皱起了眉,这么长时间的失联,让张凤娇感到不妙,随即一个同事发来的朋友圈截图让她顿时目瞪口呆。图片中,张晓辉身上套着黑色垃圾袋做的临时“雨衣”,正在往车上搬食品和水,湿漉漉的头发和衣服,让张晓辉看上去十分狼狈。
这时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张凤娇没有迟疑按下了接听键,“老婆,我的电话欠费了,你赶紧帮我交点话费!”短短的一通电话,张凤娇甚至没来得及开口便已挂断。她知道这时候完成张晓辉交代的“任务”才是关键。
话费充值成功后,张凤娇的微信朋友圈跳出了更新,“看到你的样子第一反应是心疼,但作为一名车长,你做到了,照顾好自己!”简单的语句下是张晓辉冒雨搬运物资的照片,一场突发让两人铭心刻骨,也更加坚定了对彼此的爱。
爱是互励:我们一起升级打“怪”
“为什么喜欢他?”刘世萍望了眼身边憨笑的杨能学,“我最喜欢,他一身正气守护在我身边。”这是疫情过后,刘世萍的最大感触。
2012年两人在大学里相识,杨能学是班长也是刘世萍的同桌,他常说“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梦想!”
毕业后,两人同时进入铁路工作,又碰巧被分在同一个班组,每当遇到难事儿,杨能学总在刘世萍身边给她鼓励。
拿出两人相同的学生证、工作证和结婚证,刘世萍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得意:“别看咱俩性格有些差异,但理想却很一致,希望能够在有限的青春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无限的可能。”
回顾2017年,已在恋爱中的两人决定报考动车乘务员,积极备考、面试培训、发展入党,正当其他“90后”花前月下享受生活时,两人又在一起“如胶似漆”的准备列车长任职资格考试,层层关卡在两人坚定的理想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那时,刚拿到“热乎乎”列车长资格证的杨能学突然说“咱俩有一样的学生证、工作证、高铁列车长资格证,我想,从今天起能不能把咱俩的名字写在同一个证件上?我们结婚吧!”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刘世萍想也没想就满口答应了。
2020年疫情暴发,举国抗疫之时,两人同时向组织递交了“不论生死,不计报酬,自愿前往疫情严重线路值乘”请战书,这是特殊的一年,也让两人的感情更加坚定。
“我觉得,最佳伴侣应该是人生战场的盟友,我们需要一起“打怪升级”,一起对抗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说陪伴是最长请的告白,刘世萍和杨学能一路走来可谓真正做到了相知相守,时光会一点点雕刻出他们幸福的模样。
爱是坚守:携手并肩护你护家
当上海南开回贵阳的K496次列车抵达,总有两个身影出现在车厢里,一边交接工作,一边聊着生活——这是列车乘务员江玉龙和邓娇“打招呼”的特殊方式。
两个对班乘务员,一对铁路夫妻。一个值乘上班,一个退乘休班,两人一年见面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0个小时,而这小小的站台就是两人的第二个“家”。
“我们俩都很忙,尤其是节假日,为了方便照顾家,她主动调到了对班组。”回忆起这4年来和妻子“站台交接”的点点滴滴,江玉龙笑了,“停站2小时,咱俩就开始聊,到要走的时候,她总会告诉我,碗里留了我爱吃的红烧肉。”
爱于铁路、守于铁路。工作的分离并未冲淡夫妻之间的感情,铁路就像一条系满温情的纽带,将彼此的心仅仅连在一起。
“我们都很体谅彼此,从没互相埋怨过。”在邓娇心里,一路夫妻走到今天,靠的是携手并肩的支持。
今年七夕,江玉龙带着精心准备的花束提前来到站台上,准备给妻子一个惊喜,正在门岗作业的邓娇见到这个略显腼腆的男人微微一怔,随即红了眼眶,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他的爱。
接过花束,望着这个与自己并肩扛起生活之重的爱人,邓娇笑了,眼里尽是化了暖阳的柔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