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七情 和悦人生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人有外感与内伤之说。外感指的是风、寒、暑、温、燥、火,用现在的话来说,当然也包括微生物的感染。内伤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就是人的情绪。人对周围的事物,在态度上总会有一定的反应,或者是好感,或者是反感。这种心理活动,叫做情绪。

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摄,不使其失控,是养生之道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认为生命活动本于阴阳,只有协调阴阳,使其保持平和,才能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而且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始终都贯穿着阴阳二气的作用。生命活动是以阴精阳气为基础的,人的生理功能虽然复杂多变,但都可以概括为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因此,生命活动无一不是阴精与阳气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生、长、壮、老整个生命过程,都是由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阳气,和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阴精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能健康无病,不易衰老,益寿延年。因此,七情不协调,甚至失控,就会精神不正常,引起阴阳失去平衡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清朝的养生家石成金主张说七情,和悦人生,以防患七情失调于未然。说七情,就是不以外界的刺激而使七情波动起伏,使七情始终保持平和的状态。和悦人生,就是以平和愉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际遇和人际关系,以求使自己的七情始终处于平和的情态,不使体内阴阳失调。由此看来,对七情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摄,使其保持平和,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