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囊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中医学称之为中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中医学称之为风痹;由高热引起的惊厥、抽搐,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等等。
中医学“风病”由来
词典对“风”有如下解释:“风是自然界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体。”正是依据了风的特征 无形、流动,中医学通过长期的详尽观察,发现临床上有诸多疾病具有来去无踪、变化瞬息的特征,与风的特性接近,因而引用了风的概念,将具有风的特性的疾病称之为“风病”。
中医学“风病”的概念有两大类,一类是外风(病),一类为内风(病)。外风(病)是指因感受了自然界中的虚邪贼风而患的病,如面神经麻痹等;内风(病)指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合,气血运行逆乱引起的诸症,如肝阳化风所见的头晕头昏、面目(或肢体)麻木;阴虚生风所见的腰酸膝软、头目昏花;血虚生风所见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抽搐等。
风邪致病有共性
不独立行动 风邪致病不是单独致病,而是非常容易夹杂寒、湿、燥、热等其他病邪共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再者风邪具有向上、向外、浮越的特点,临床致病最容易侵犯人体的体表和头面部,使皮毛腠理开泄,病人多有出汗、恶风等症状。
飘忽无定位 风邪致病大多游走不定或来去迅速,如游走性的关节(或肌肉)疼痛,皮肤疹块的时隐时现,以及中风病人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都具有风的这一特性。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著《素问风论》就曾描述过:“风者,善行而数变”。
请点彩色字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