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过敏可用艾灸

夏天由于环境热、人体内热和艾灸本身的热度,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治疗。

艾草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艾条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达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培补气血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有些红晕最好。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足三里灸(最常见的保健要穴)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据唐代《外台秘要》记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意思是30岁以后,灸足三里穴,可令气血不能上攻头部,不头晕。

神阕穴、气海穴、关元灸(保健要穴)

部位:神阕穴在腹部,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中下三寸。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