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法。通过盆腔肌肉的锻炼,这种是临床上比较常用,并且取得明显效果的一种方法,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更加有利于妇女的健康恢复。

第一、盆底肌锻炼。患者可以通过自然的收缩盆底并且做好提肛肌,每次要进行二十次,一天最好坚持3次,如果可以坚持可以适量的增加次数,并且每下要坚持持续10s以上;这样的动作主要是锻炼为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并再继续排尿的重复锻炼,这样坚持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治疗尿失禁的情况。

第二、膀胱功能锻炼。就是通过控制病人排尿的时间,规定时间排尿,并且经过训练以后就适量的延长排尿时间的间隔,组件增加膀胱容量的功能,用自己的意识去控制排尿,重新建造膀胱的控制意识,最终达到恢复排尿,治疗鸟失禁的一种方式。

2、男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上,必须先利用详细的病史询问、尿道检查、X光检查、超音波、肛诊来作初步的检查,有部份病人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尿路动力学检查、静脉注射显影剂肾脏输尿管膀胱摄影、尿道膀胱镜检查,搭配排尿日记及余尿检查、肾功能检查,来诊断病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展开治疗。但很多尿失禁病人,对治疗恐惧性太高,或是害怕手术,宁愿吃成药或一再拖延,也不愿意接受正统的医疗,有些情况特殊的严重病患,甚至会拖到小便完全解不出来,引发尿毒症、泌尿道,甚至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事实上,男性尿失禁及早就医是有可能痊愈的,即使有部份病患无法完全痊愈,但至少也可以减轻尿失禁的情况,或是不再恶化,男性们实在不需要为了面子问题或莫名的恐惧,而忌讳就医。

3、尿失禁的主要表现

排尿困难:主要是由于悬吊过紧引起的,部分患者可能和术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或者膀胱出口梗阻有关,对术后早期出现的排尿困难,可以采用间歇性导尿的方法。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而需切断吊带,可以在局麻下经阴道松解或切断吊带,术后排尿困难可马上消失,吊带所产生的粘连对压力性尿失禁仍有治疗效果。

膀胱穿孔:最容易发生在以往施行过手术的患者身上,术中反复膀胱镜检查是必须的步骤,如果术中出现膀胱穿孔,就要重新穿刺安装,并保留尿管1-3天,如果术后发现膀胱穿孔,就要取出吊带,留置尿管一周,待二期再安置吊带。

出血:出血及耻骨后血肿也很容易出现,大多数是由于穿刺过于靠近耻骨后或存在瘢痕组织引起的,一旦出现耻骨后间隙出血,可以将膀胱充盈2小时,同时在下腹部加压,阴道内填塞子宫纱条,严密观察,大多数可以自行吸收。

其他并发症:包括对置入吊带的异物反应或切口延迟愈合、吊带侵蚀人尿道或阴道、肠穿孔和感染等,最严重的就是引起髂血管损伤。

充溢性尿失禁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该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反射性尿失禁

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该类尿失禁的病因很复杂,需要作详细检查。

无阻力性尿失禁

无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时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龙眼枣仁饮

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0克,煮取汁液,代茶饮用。此方养血安神,益肾固精缩尿,凡心阴虚损、心肾不交者,皆可使用。

党参汤

党参15克、橘皮10克、紫苏叶10克,煎药取汁,加入砂糖少许代茶饮。此方有顺气开胸,补肺缩尿之功效。

党参核桃煎

党参15克、胡桃肉10克,浓煎饮汁食肉。此方有益气固肾功效,对老年人小便不禁有效。

车前饮

车前子30克,包煎取汁代茶饮。车前子清利湿热,对湿热下注之小便不禁有效。

芡实山药粥

芡实粉30克、胡桃肉20克、山药粉30克、大枣5枚,煮粥食用。此方对脾胃虚弱及产后妇女尤其适用。


中医课堂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