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为民众保健防病所重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摄生养性的内容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养生学。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现据收集的资料,简介中国古代养生部分文献及其作者的主要养生思想,以期在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中,给今人以启示。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约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据传活了三百多岁。《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系哲学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养生思想。老子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认为静胜躁,反对生生之厚,即奉养太过度;认为益生曰祥,即纵欲贪生乃不祥之事。
《庄子》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学家。主要养生思想包括:“清静无为”,要求“忘我、无欲”,认为“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初步揭示了静动结合以养神,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管子》
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一书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作。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
l.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即以“平正”养生,包括乐观端正,节五欲去二凶,去好过等;
2.主张虚静、恬愉以养心神。认为只有“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3.认为“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
4.提倡“老则长虑”,若“老不长虑,困乃竭”。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
《子华子》
子华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人。养生方面的主张有:
1.六欲皆得其宣;
2.认识到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弊。”
所以,主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著作,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最完整的一部医学著作。在养生学方面也是集大成的。其养生思想极其丰富,基本原则是“顺自然,保正气。”主要观点有:
1.“法于阴阳”。顺应天时,顺应四季气候以养生,保护生机,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和于术数”。主张动以养形导引、按摩、气功、无所不包。
3.“食饮有节”。包括饮食和五味不能偏嗜。
4.“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指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逸的适度,以防“过用病生”。
5.“恬淡虚无”,“注意精神调摄。同时已认识到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寿命的极限(即天年)是“度百岁乃去”。
《养生论》
作者嵇康(公元224-263年),魏未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当时“竹林七贤”之一,同时又是一位有名的养生学家。后为司马昭所杀。他的养生观点主要有:
l.重视调摄,认为“树养不同,功收相悬”。
2.主张形神共养,因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在养神之法中,既主张清虚静泰以宁神,又提倡音乐怡神以悦志。
3.防止过用病生,注意积微成损。
《抱朴子》
作者葛洪(公元284-346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练丹术家。其养生思想有:
1.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嗜欲。
2.宝精行气,创胎息功法。
3.房事问题,认为不可绝阴阳,唯得节宣之和。
4.认为养生以不份为本,主张“爱之于微,必成之于著”。
5.主张动以养形,吐纳炼气。
《养生延命录》
作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齐梁时代著名医家。其养生观点主要有:
1.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
2.认为寿夭与先天因素有关(胎气之充实和虚耗),但认为后天调摄将养更重要。
3.防止过用病生,主张和之、节护之,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公元531-约590年以后),南北朝学者。其养生思想有:
l.反对“遁迹山林,超然尘滓”的炼丹学仙之道。
2.提倡“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的养生之道。
3.认为“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4.主张对儿童“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而老人犹应晚学。
《千金翼方》
作者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其享年102岁,且在百岁时著成《千金翼方》一书。其养生思想主要有:
l.主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悦志以养神。
2.主张动以养形,秘固保精。
3.防止各种过用病生。
4.认识到早婚早育致先天不足,若后天调摄又不当,如此重重相生,病病相孕,是体弱早夭的原因。同时提醒人们,大醉大劳而行房事不利于优生。
5.男女房事主节宣其适,抑扬其通塞。并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房事次数。
《景岳全书》
作者张景岳(公元1562-1639年),明代著名医学家,十分注重养生。认为:
l.寿夭与先天、后天有关。
2.治形必以精血为先。
3.中年应开始抗衰老。
4.虚静以养心神。
5.防止过用病生,示人勿困于色、酒、财、气、功名、庸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