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此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热在三伏”,此时正是即将进入伏天的开始,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天热,很多人都会感到食欲不振,很多人就喜欢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来刺激肠胃提高食欲,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多食用。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但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推荐粥饮
1、菊花粥
黄菊花20克,大米150克,菊花煮水去渣后,与大米同煮成粥。常食有利尿、防暑作用。
2、丝瓜粥
丝瓜100克,粳米250克,食用油10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丝瓜粥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瘘、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病症。
3、扁豆粥
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4、绿豆粥
大米250克,绿豆150克,白砂糖20克。将大米用清水淘净,绿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将大米、绿豆共煮为粥。将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另一方面要警惕情绪中暑,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另外,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少抽烟,可适量吃些藕,除烦安眠。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短距离的游泳、瑜伽、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健康人都觉得闷热难耐,心脑血管病人想要安然度夏更加不易。
建议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室内通风,闷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常备氧气袋,胸闷气短时可吸氧来缓解,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另外,有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在炎热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但仍要注意管住嘴,尽量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旧疾复发。
暑湿时节还要格外警惕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
苦瓜茶
制法:将苦瓜去瓤装入绿茶,挂通风处阴干,用时切碎取10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的功效。
藿香花茶
制法:取茉莉花3克,青茶3克,藿香6克,荷叶6克,沸水浸泡后饮用。
功效:冲泡后的茉莉花、荷叶,具有清热解暑、通气宽胸的功效,对治疗中暑和由中暑引起的头昏、胸闷、腹泻也有较好的疗效。
薄荷珠兰茶
制法:取茶叶6克,珠兰3克,薄荷3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冲泡后的珠兰,可有效治疗夏季湿暑、头胀发热。另外薄荷可以刺激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帮助消化,可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金银花茶
制法:取金银花茶6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金银花又称忍冬,其茎、叶和花皆可入药,鲜花经晒干或按制绿茶的方法制干后,即为金银花茶。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尤其适宜夏天饮用。其茶汤芳香、甘良可口,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