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第一性原理来分析如何获得职业安全?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毕竟大家时间宝贵,看一个人胡扯几千个字,不创造点价值的话,还不如去刷短视频或者热搜新闻。
第一个原因,2020年4月过了一半,全世界都意识到经济不行了,很多很多人的饭碗能不能保住真的成问题了,职业安全面临眼前的风险。
第二个原因,传统意义上的“稳定的工作”、“职业保障”、“铁饭碗”,真的安全吗?
第三个原因,万一失业了,怎样确保自己永远不用担心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
首先,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探讨一下,人们印象中的“好工作”的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人类是渴望连接和确定性的社会动物。这是因为自然界中威胁人类个体生存的危险太多,“连接”让人们组成一个群体,用集体协作的力量获得更大的抵御生存威胁的能力。群体的力量足够强大,生存的确定性才能获得保障。
个体为了获得生存的安全感,本能地倾向于成为某个群体的一员。为了强化这种安全感,个体本能地倾向于认同群体的观点、与群体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获得了令人舒适的确定性,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安全感。
因此,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好工作”就等同于他们联系最紧密的几个群体的观念。这些群体无非就是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领导、社会新闻、各路媒体信息等。
在我们这个社会,“好工作”就是那些收入与福利很正规、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稳定且不易失业的“铁饭碗”或者“近似铁饭碗”。这种工作其实很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五百强外资企业、头部行业的一些企业巨头等等。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好工作”等于“职业安全”吗?
说实话,在一些长辈们的心目中,成为“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职业安全”非常高,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找到了好工作,职业就安全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长辈”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影响力最大的群体,可能没有之一。(广义的长辈包括家里的亲人、长辈亲人的朋友、年长的老师和领导、社会上年长的各领域前辈等。)因此,经过多年的洗脑,很多人也本能地认同“好工作”等于“职业安全”。
如果看过我的前一篇文章《特斯拉公司老板马斯克的思维方式:第一性原理》,那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这种观点是一个“半成品”经验,而不是“原材料”信息。“长辈”的观点有可能来自于他们的“长辈”,也可能来自于他们过去经历过的时代的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
答案是:我们不能确定。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突破两个关键领域:一个是物理世界的连接成本,另一个是信息的连接成本。
边际成本的降低会实现一个神奇的“量变产生质变”的结果:旧商业模式的淘汰和新商业模式的产生,俗称“降维打击”现象。
这种例子太多了,汽车淘汰马车,手机淘汰固定电话,网络媒体淘汰纸质媒体,等等。虽然很多被淘汰的东西不一定会被消灭,比如固定电话和纸质媒体今天还比较广泛的存在,但是,大家能感受到这种淘汰对于职业安全的影响吗!
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推导一下:“第一性”的原因就在于技术的发展,导致物理世界的连接和信息的连接的边际成本持续降低;当成本降低到某个程度,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变得商业可行(有利可图),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淘汰旧技术、旧产品、旧商业模式,导致从事相关事业的组织机构规模缩小甚至彻底消失。单位都没了,何况工作呢!
很多人觉得,官方组织的铁饭碗肯定没问题,随便你技术和商业怎么发展。说实话,部分官方机构确实近似铁饭碗,但是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官方机构,饭碗端起来也会越来越不够铁。
前几年就有一个比较热烈的社会新闻,某些地方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撤销,曾经的体制内铁饭碗收费员一下子慌了。不管官方会不会给这些人员重新安置其他就业岗位,单说很多人干了几十年就只会这么一个职业技能,万一官方不能安排再就业,这得去哪儿找工作啊?就算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自己能适应吗?这样的“职业安全”很高吗?
再有,从去年开始,“群众只跑一次”成为了官方机构工作的努力方向,整合办事机构的职能、精简办事流程那就必然是官方的努力方向。再加上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官方机构的饭以后还能吃得那么稳吗?
除了单位和工作本身的稳定性,千万别忘了影响职业安全的另一面。我们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一般会说这么一句“我们是双向选择”。当然了!我们选单位,单位也在选我们。因此,就算工作单位本身稳得一塌糊涂,自己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丢掉工作。这很好理解吧!
因此,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职业安全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是比较脆弱的,至少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用第一性原理,从根本上来分析如何获得职业安全的原因。
那么从根源上,职业安全来源于哪里?答案是:被需要。扩充一下:自己的价值被需要。
进一步分解:价值是什么?价值来自于一个简单的公式:净收益=总收益-总成本。
这个公式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一个人价值的量化体现,就是这个人为雇主创造的总收益,减去雇主在这个人身上花费的总成本;第二重含义是,一个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增加组织的总收益上,也可以体现在降低组织的总成本上,两头你至少得占一个,全占更好。
第一重含义很好理解,如果可以量化,一个人为单位每个月总共创造一万元效益,结果单位在其身上花费的成本超过两万,那么这个人对于他们单位来说,价值为负,理论上应该炒掉。反之,则说明这人对单位还有点价值。
第二重含义,就是第一重含义的深入分解:一个人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分工已经细到一般人无法理解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工种了。但是,无论社会发展到把工种分得多么细,基础逻辑也就是第一性原理是不变的:你做的事情要么是增加收入的,要么是降低成本的,要么两者都占。
比如销售职能的岗位,他们的主要价值就体现在为单位创造收入;而财务职能的岗位,主要价值体现在为单位控制成本;部分综合管理型岗位,则兼顾了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价值。
官方机构也是同样道理,比如招商引资工作增加当地税源和就业机会,也就是增加社会收入;而治安管理的工作本质上是通过提供秩序,来降低社会发展成本。
因此,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我们到这里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职业安全的根本来源是我们的个人价值,而创造个人价值的方式,可以是增加雇主的收益,也可以是降低雇主的成本,更可以是二者兼有。
这里的“雇主”是广义的雇主,既可以是我们供职的单位,也可以聘请自由职业者提供某项服务的人或者机构。这也是告诉我们,哪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工作”,一个人只要能够通过向其他个人、组织团体、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价值,那么自由职业者也是有“职业安全”的一个就业选项。这反过来也说明,失业远不是无解的灾难,也许只是一个人调整发展方向的契机。
那么,无论是受雇于一个组织机构,还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一个人怎样才能创造价值呢?
第一步,当然是选择一个大方向,也就是,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价值?
一是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生产力,进而创造财富增量,比如科技研发、学术研究、典型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等。
二是为社会增进整体福利,比如提供美的价值,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创作和表现领域;再比如教育、医疗、慈善、旅游等更广为熟悉的事业。
三是为社会降低交易成本,比如从事贸易、商业、金融等领域。
四是为社会降低运行成本,比如衙门性质的各种官方机构。
这样的分类方式,是为了帮助我们掌握价值创造的核心,识别“伪价值”陷阱。比如产品包装是商品经济必不可少的价值组成点;但是过度包装,除了浪费资源,并不能增加财富创造或者社会福利,这就是一个“伪价值”甚至“负价值”。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在进行类似的活动,这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没有职业安全可言。
如何选择大方向?一是看个人的能力边界,二是看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人的能力边界可能随着个人成长而不断突破,因此,对于成长型个人来说,个人的兴趣爱好可能更为重要一些。
第二步,就是持续的个人成长。之前的文章《有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几个通用原理》已经比较详细地探讨过如何实现个人成长,敬请查阅。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贴出来那几千个字了。
第三步,尽可能地以持续输出的方式,与外界建立信任关系。持续输出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多做,要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参加一些实习工作,或者干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么就是参加一些交流活动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社交网络与他人互动、或者干脆在网上写文章。
只有持续的输出,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只有别人能够感受到你的价值,别人才有可能建立对你的信任感。信任关系,是一切交易开始的前提。找工作或者自由职业者找活儿干,本质上都是在谋求一笔交易的达成。
第四步,找到满意的雇主,竭尽全力地输出自己的价值,并且在输出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地升级自己,形成正反馈。人生在世,千万不要介意一时的得失,而要坚持长期主义。不要因为“感觉上”自己的价值好像远大于自己的报酬,就偷工减料地输出自己的价值。
从长期角度看,价格永远围绕价值波动而不会偏离太远。因此,我们只需要专注自己的价值提升即可。有人说过一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别担心自己的价值不被认可,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主动来帮你变现的。
这,就是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如何获得职业安全的过程。雇佣本身是一个双向选择,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雇主可能被时代淘汰,不被时代淘汰的雇主也可能淘汰不创造价值的雇员。
因此,我们只能专注于职业安全的第一性原理:如何创造价值,来为自己谋取真正长远的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