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安全地社交?

大连10岁女孩遇害,凶手是不满14岁的邻居男孩!

10月20日,10岁女孩如往常一样到离家只有10-15分钟路程的培训班学美术,15点下课,家人等到15点40不见女孩回家,便出门寻找,最后在离家100多米处的灌木丛找到,却已遇害。

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安全地社交?

经警方调查,凶手居然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不满14岁的男孩。男孩在作案前还曾到女孩父母开的水果店里问女孩去哪了,女孩的父亲毫无防备地告诉他,女孩去学美术了。

我们已经不知道男孩是用什么方法在女孩离家只有100多米的地方把她骗到自己家里实施伤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思:世界如此险恶,我们还如何教会孩子交朋友?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是仅次于自我实现需求和尊重需求的高层次需求。这一点,仅从近几年社交类APP的火爆就可以窥见一斑。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独自存活于世,所以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存在社交需求。

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安全地社交?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社交范围主要是父母、家人。等到孩子再大一点,上了幼儿园之后,社交范围会扩大到老师、同学、邻居。再大一点,社交范围又会进一步扩大,慢慢地会有很多陌生人的加入,比如网友。

也就是说,孩子必须和他人交往。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也难以做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更难以避免这个问题。既然如此,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社交,如何在社交过程中保护自己,就成为当下父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把话题再回到让人痛心的凶杀案。有多少孩子懂得防范一个邻居哥哥的相邀?又有多少父母曾教过孩子在面对他人的社交邀请该怎么做?

国庆节假期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回娘家。娘家的堂侄女邀请女儿晚上去她家睡,我毫不犹豫甚至是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晚上,母亲却悄悄地跟我说:“以后不要让小童去别人家睡。”我一脸茫然地问:“那不是我堂哥家嘛,再说了,她和她姐姐一起玩多好。”母亲却说:“这会让她以为,随便到别人睡是没有问题的。”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此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同意”带给女儿的是什么样的影响。

正如母亲所说,虽然女儿去我堂哥家睡一晚是小事,我也确定是安全的,但这会让她对“到别人家睡一晚”这种行为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她以后在和他人交往中的判断。

“底线教育”是孩子社交路上父母必须做的一件事!

在许多女孩的成长记忆中,都曾有这样一条“门禁”底线:9点(8点或者10点)之前必须回家!在年少时代,每每提到这个“门禁”规矩,大家往往都感到愤怒,觉得父母管的太宽了,甚至觉得父母“保护过度”。然而,当我们成为父母,看看自己单纯、幼小的孩子,再看看这个险恶的世界,可能会觉得当初父母定的“门禁”规矩还不够严格,应该再提前一个小时才对!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的父母有“门禁规矩”。

如何教孩子正确地安全地社交?

Facebook上曾有一位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混血女孩凯伦发表帖子表示:严厉的父母使我感到有些尴尬和孤独。在她的表述中,父母是这样的:小时候不准她去朋友家里玩。她13岁的时候,父母开始监视她的网友,擅自看她的邮箱,然后删掉她上百封邮件。等她已经15岁了,妈妈依然要牵她的手过马路。她搬出去住之前的近25年里,都必须遵循“晚9点门禁”的规矩。而且一旦出门,必定要把以下问题交代清楚:和谁一起?怎么过去?谁来接你?等妈妈把自己送到门口,也一定会补一句:记得九点前回来,不然我就报警了。

虽然凯伦的父母的行为看起来有些过火,甚至凯伦认为父母的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她成年之后的社交。但我依然要说,合理地帮助孩子设立一些社交的底线,让孩子知道在任何的人际交往中,都必须坚守这些底线,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交观,教会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学会自我保护,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像凯伦的父母那样“监视”自己的孩子。我认为,帮助孩子设立社交的底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底线意识”,父母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监督,而不是“强制要求”。


交友安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