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日前,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应泉州某中学之邀,前来为泉州的家长们做题为“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的专题演讲时,一句话把不少现场家长惊出一身冷汗。
董进宇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他通过二十多年对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法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套成功子女教育理论和方法,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当日,泉州师院崇福校区数千人的会堂内挤满了学生家长,除了主办学校请来的家长外,一些小学、初中,甚至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家长也闻讯赶来听讲。
演讲伊始,董博士先问在座所有家长:有多少人曾经让自家的孩子向其他更优秀的孩子学习―――表扬别人的孩子,不断地批评自己的孩子?结果,大部分家长都举手表示自己曾经这样做过。董博士又问:这样做是否起到期待的效果?得到的答案几乎清一色都是否定。
对此,董博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的家长总是习惯于不停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孩子今天的所有表现,正是家长的教育造成的。正是家教的不正确,造成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
1. 培养优秀孩子7把工具
董博士说,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其实,我们的孩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优秀,而是被父母耽误了。他指出,要培养优秀的孩子,当父母的首先要懂得用好7把工具。
1.“无条件的爱”――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
2.“鼓励”――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3.“表扬”――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地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对;
4.“确认”――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所以,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理解”――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6.“陪伴”――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7.“批评”――“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反之,批评只会起反作用。
2. 六大素质塑造优秀孩子
董博士提出,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必须塑造孩子具备有6大素质―――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有了这6大要素,孩子就走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自尊心:董博士说,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尊重孩子,有话好好说―――你怎么跟领导说话,你就怎么跟孩子说话。其次,是无条件地爱孩子。
“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董博士说,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不断地鼓励他,孩子考了30分,“没关系,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更好。”下次考了50分,“你看,爸妈说你行的嘛,这次不是进步了,下次一定会更好。”……这样不断地鼓励,孩子的自信就培养起来了。
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是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3岁起),自己为自己负责。这样,以后他进入学校,进入社会,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主动进取精神: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有两点,一是孩子做对事情时,要及时表扬他。二是要切断他的后路――告诉他,现在你还小,不能自己保护自己,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爸爸妈妈帮助你。但你25岁之后,你就得自己为自己负责,没有人再会为你负责,不但如此,你还得反过来孝顺父母,帮助父母。这样,从小建立孩子的责任心。
学习兴趣:我们老是喜欢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悬梁刺股”来形容学习,让孩子们视学习如畏途,董博士认为这是错误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一种信息,同时让孩子在学习上找到快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对学习有兴趣―――兴趣使人坚持。
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快车道。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没有人是靠意志来学习的。这些人都是因为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没日没夜地做,后来成了习惯。
3.家庭教育的“高压线”
演讲结束前,董博士特意提醒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许多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特别是几根高压线,是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碰的,“碰到就死!”
董博士说的第一根高压线是:忽略孩子的存在。在孩子1~3岁间,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这不但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损害其自信心,他会认为自己不够好,父母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忽略孩子的存在是比打骂孩子还严重的恶习。”董博士说。
第二根高压线是:破坏性的批评。破坏性的批评是扼杀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重要的杀手。我们很多家长,总认为批评是为孩子好,是为了改正孩子的缺点。事实上,我们本来希望通过批评来改掉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反而把缺点给固定下来了。
第三根高压线是:强迫。父母强迫孩子做事情,会扼杀了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而且形成被动的习惯。我们知道学习是脑力劳动,它需要学习者处于主动状态,他自己主动想学习,才能学习好。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厌倦学习,那么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是苦不堪言的事情,他是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