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虞丽兵、育新中学物理教师杨华、南昌十九中化学教师雷喜平3位名师就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语文、物理、化学三学科中考存在的疑问和如何备考等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并通过电话与考生、家长进行了直接沟通。三位名师分别指出,作文的好坏是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物理学科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要去做一些偏、怪、难的题目,化学则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语文 作文怎样写才不跑题
★ 作文跑题是大忌
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生最能灵活掌握、发挥的一部分内容。一旦作文跑题,对考生的中考成绩会有很大影响。在此,虞丽兵老师建议考生,中考时写作文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结构前后呼应,首尾注意点题。
考生首先要从给出的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选择的时候需要一定技巧。考生要选择材料最丰富,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题目,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有话可说”。平时写过的好作文如果贴近考试题目,也可以拿来用。虞老师建议考生,在选择体裁时,最好选记叙文,因为这是考生在初中阶段练习最多的文体,写起来也比较容易把握。
其次,作文要想不跑题,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寻找好素材。考生要认真审题,明白题目的设置要求。现在大多数作文题都是话题型,考生应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再寻找自己记忆库中最好的、最适应题目的素材使用。动笔之前,考生打一份腹稿,理清思路,想明白要将重点放在哪部分适合。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列出一个提纲,开头怎样写、中间分几段、结尾怎样收题等都可以在事先考虑清楚。
★ 精选细挑话选材
虞老师介绍说,作文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立意是文的灵魂,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都是空的。立意是关键,选材是保证,中心是把握。
“意”就是思想,就是观点;“材料”就是事迹或事例,也包括道理;“中心”就是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如以“挫折”为话题,挫折可以使人“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这是立意,列举自己或周围的人,从挫折中奋起的事例,以及古今中外名人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及言论为选材,这些材料都必须是从不同侧面所选来的“挫折”。列举事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谈”即辩证的分析来阐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观点。如果所选事迹或事例不是挫折,或虽列举一些受挫折的事迹、事例而不“谈”,都是脱离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不切题的表现。这一切都关乎到选材。
★ 选材要着眼于新
虞老师认为,作文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虞老师举例说明,教学中曾经以“20年后的我”为题,结果全班60名同学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
虞老师表示,那次作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同学以一位水利专家四处为人们寻找淡水而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就深刻多了。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 平时要多积累和运用
虞老师还建议,考生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和运用。积累主要指古诗词的默写,以及一些现代诗文名篇、名段。一些在教科书中虽然没有,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谚语等,也属于积累的范围。积累部分在试卷中一般以填空题为主,如给出上(下)句填写下(上)句,或在理解意思基础上的默写填空,或结合现实生活的运用性填写,也有成语源出句的填写,内容归类性的默写等等。
运用指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包括给汉字注音,修改句中或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两项内容前者一般选择的是常用汉字中的多音字、方言中的误读字,后者主要为形近字。汉字考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有时单独考查,有时和改错相结合。词语的考查主要为同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的选用。题型一般为给出具体语境和供选择的词语,让比较词语的细微差别,选出恰当的一个填入空缺处。
物理 少做偏、怪、难题
★ 物理课程变动不小
杨华老师透露,今年物理课程有删有增,变动不小。被删掉的有12个方面:力矩和力矩的平衡;驻波;气体状态方程;静电平衡及其特点;同种电池的串联;欧姆表的原理;自感系数;三相交流电;LC振荡电路;光电管及其应用;质子、中子的发现;以及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增加的实验。而增加的方面有13个: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自由振动;超声波及其应用;多普勒效应;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环境保护;半导体的应用;地磁场;正弦交流电的三角函数表达;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电视、雷达;氢原子的电子云;以及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删增的特点,即删掉了一些繁琐、计算量大的内容,增加了实际应用性强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杨华老师建议学生在复习时也应作相应调整,首先要以课本为主,把新版考试说明上涉及到的概念、规律弄懂弄通,在此基础上,再做数量和难度适当的题目,尽量少做偏、怪、难的题目。另外,学生自己也要对新增内容高度重视。
★ 今年新增探究题
杨华透露,今年中考物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增加了探究题。探究题就是对题目中的内容用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原理进行探索和分析。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完全掌握物理基本原理。
另外,还考察考生能否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和进行分析、解释和运用。杨华说,探究题可能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而实验题本身在物理中属于中等难题,要求考生完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物理原理,否则,实验题不能稳拿分。
★ 物理题更趋灵活
杨华说,今年物理中考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物理题将更加灵活,要求考生不仅要完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更要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物理知识和概念已经不适应做今年的物理中考题。
杨华强调,今年的物理题在灵活的基础上将更加开放,即中考题目形式、题型和内容有所创新,一般不会考书上的题目内容,而是将题目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如:九江发生地震的问题,就会考查考生怎样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九江地震现象等。
★ 如何把握好实验题
杨华说,在90分物理题目中,实验题就占20分。由于考查的实验题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接近,考生会觉得题目比较陌生。不管实验题是难度比较大还是比较陌生,考生一定要用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它,因为你不会做这类题目别人可能也不会做。
因此,考生调整心态很重要。考生在做实验题时一定要好好审题,把题目看清,题目的内容要弄懂,看看题目主要考查哪些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再将题目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用自己的脑瓜好好回忆一下,怎样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解答。另外,还要学会走出考试题的误区,通常情况下,考试题目与平常复习的题目差不多,有些题目虽然考生已经接触过,但考试的题目会将内容、意思和形式作适当的调整,因此,考生应就题目而做题目,不要因为题目熟悉就随便作答。
化学 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答题切忌答非所问
雷喜平老师分析,这么短时间要系统地重新去复习,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学生应该将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看自己哪些知识点比较弱,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雷喜平强调,答题要规范和严谨,中考考试的题目有许多与生活相关。很多学生在答题时会答非所问,结果是得不到分,因此,要多看几遍题目,抓住问题的关键。
★ 重点考基础知识
雷喜平介绍,化学考试70%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很重要。(1)有关物质中的空气、水、金属矿物、溶液、常见的酸、碱、盐以及氢气、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具体物质的性质、制法以及用途;(2)物质组成的奥秘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离子的特征;化学用语中的元素、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与运用;(3)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变化的特征与常见的几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基本的化学量、溶液的酸碱度与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化学概念与原理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 实验题考查学生能力
雷喜平分析认为,实验题不仅会考,而且比重会比较大。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题型和考查知识点有:有关溶液配制、粗盐提纯的仪器、操作、计算等;三大气体制取、收集、验证、除杂及实验的设计、评价。
★ 计算题难度将会增加
雷喜平表示,今年化学计算题会近一步体现综合性。题型和考点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应用在高、新、热点物质。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上;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实验结合;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实验数据处理题、图象与数据分析题、含杂质物质的计算并求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学会抓热点问题
在题目内容呈现方式上,将会更加突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试题的形式也会出现“新知识的迁移”、“信息搜索”、“重大问题讨论”、“热点问题探究”等极具教育性和时代感的命题模式。
热点问题有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新科技成果中的恶化学问题应用、社会焦点、热点、重大事件中的化学问题等。考察方式上,环境污染为例,试题将借助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的事实,构建试题情景,引导学生迁移相关知识分析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治理意见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