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时代涌现出许多“乱象”,比如孩子们在学校里“拼爹”,仿佛喊着“我爸是李刚”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家长们却在校园外拼着孩子,仿佛我家孩子一周七天能上八节课外班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荣耀。正应了那句网络热帖中的话,这个时代前三十年“拼爹”,后三十年“拼孩”。
近日,媒体爆出北京一所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儿,一名6岁女孩冲着幼儿园老师和刚跟她发生过摩擦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事后该女孩的妈妈却很镇定地反问老师:“她说这话怎么了?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生存的,不行就会被淘汰,我女儿是不是班里认字最多的,是不是班里最聪明的?”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女孩来自高知家庭,妈妈博士毕业,在一个金融机构工作;爸爸则是软件开发方面的高手。事件一经报道引发了网络热议,网友纷纷表示高职、高知、高薪父母更喜欢“拼”孩子,以致将宝宝教育引入歧途,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
“拼孩”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时下,各种竞争不断激烈起来,从职位到金钱,这类竞争几乎连三岁小孩儿都深谙其中的道理。拥有高职、高薪、高知的父母更是深知一路打拼过来的不容易以及提前教育、厚积薄发的重要。更别提,“入园难”、“幼升小难”、“小升初难”等抢夺稀缺教育资源的竞争每天都在上演,“变态”的家庭教育反而成了常态。
拼者痛快淋漓,被拼者悲哀莫辨。尤其是孩子们,从小就被强制塞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悲壮风景里,被摧残的无奈里再也没有童年可言,孩子被提前进入漫漫的竞争征途。
今年10岁的瑶瑶深有体会,瑶瑶的父亲是一家私营店主,一路拼搏成就一番事业,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是早些年与妻子不合后离异独自抚养瑶瑶。因为愧疚、担忧以及爱女心切,瑶瑶父亲对瑶瑶可谓费尽心思。瑶瑶没上学之前,他就给女儿报了早教班,周末要上美术课、舞蹈课、钢琴课,还有一个半天是在家里上的外教英语课。为了跨学区上一所重点小学,瑶瑶爸爸更是找关系搭人情,进入小学的瑶瑶课外辅导课变得愈发繁重,别看瑶瑶小小年纪,却总是一脸疲惫厌倦的神情。对此,瑶瑶爸爸却总是说,“日后女儿会懂我的,在这个竞争时代,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很多高学历的父母都走过一条“拼自己”的路,他们一路上靠自己的刻苦和拼搏,在自己生长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他们成功了,于是爱上了这条奋斗路,以至于迫不及待地让孩子们也走上这条路。
“拼孩”也是虚荣作祟
有一种现象我们都感同身受,身边有做了父母的朋友,他们口中总也离不开孩子,仿佛自己的生活自孩子出生那刻起终止,剩下的都是孩子的生活。几个做了父母的朋友聚在一起,就免不了一番比较,从孩子的补课班、学校、成绩、班里职位、到与老师亲近程度、与小朋友们的相处状态等等都可以拿来相比,胜者好生得意,稍显弱者一定会在日后努力改善,等待下次比拼。
不可否认,努力栽培宝宝的“三高”父母初衷一定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是这其中是否也有虚荣的成分呢?“三高”父母自身优秀,当然更期待“龙生龙、凤生凤”这样的完美大结局出现,所以他们也倾尽全力使这样的结局出现。
甚至,深知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素质的父母们拼命让孩子走上一条自己百般修改、规划好的康庄大道,完全不顾这个独立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在微博上讲过自己的老朋友与儿子发生激烈冲突,原因是儿子想去美国读大学表演系,父亲却认为表演没有生活保障,这就是独立思考与习惯思维间的冲突。对此,作为教育先锋的徐小平表示,“对于孩子的兴趣理想,要给予大力鼓励,这对孩子养成独立人格、自由性格、无羁的思想、甚至可爱的个性有很大关系,更关系到孩子长大人生是否幸福与成功。心灵被家长权威压抑着的孩子,很难在精神上成为自己。”育儿专家李凌云在博客中谈到不少家长是因为“拼爹”不成,才要去“拼孩子”。“当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些"梦想"全部转嫁到孩子的身上,以牺牲孩子金色的童年为代价,去实现他们所谓的"梦想"。”
别把孩子当做“投资”
在某门户网站贴出的有关“三高”父母是否更中意“拼孩”的调查中显示,43%的网友认为“拼孩”与父母学历无关,或许,生活并不成功的父母更加期待子女成龙成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30%的网友认可身边如此“变态”的父母很多。育儿专家建议家长们不要把孩子当做“投资”。她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纯真的,应该保留他们这份纯真无邪;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应该为孩子们争取这份拥有的权利。“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个体特点与差异,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依据其自身天赋和个性发展,来调整家庭教育的模式,去给孩子创造出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让他们更加科学地去接受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