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每天陪读是否弊多利少? 【图】_家教探索

  大部分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总是担心独生子女学习无伴,容易孤独,所以扮演起了“陪太子读书”的“书童”角色,觉得陪着孩子学习心里踏实些。

后面内容更精彩,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家长每天陪读是否弊多利少? 【图】_家教探索

家长每天陪读是否弊多利少?

  调查称逾七成家长每天陪读

  近日,上海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生活中,陪伴孩子做作业是家长的常态,达到72%。比例之高,令人惊叹。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一位为了全心陪伴孩子读书而放弃高薪工作的白领妈妈。从小学到初中,孩子白天在校学习什么,这位妈妈就在家学习什么,孩子要做的题目,她都会提前做一遍。每到晚上和周末,母子俩就做起“同桌”,而这一做就是8年。

  无独有偶,另一位妈妈也陪着孩子学习,孩子高三准备高考,妈妈就在一边准备研究生考试,最后,孩子考上了北大,妈妈也考上了研究生。

  这两位陪读妈妈的故事让那些仍奋战在“陪读”前线的家长眼前一亮,并让他们有信心把“陪读”进行到底。

  不陪读,女儿成绩就下降

  说起“陪读”,谢女士可谓是资深陪读家长。从女儿上幼儿园学习电子琴和画画开始,她就陪着女儿一起学,女儿上课,她也坐在旁边听课,女儿在家练琴,她一边听一边指导。女儿上小学,晚上在家做作业,她也陪在女儿身边看书或看报。“女儿读三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我试着放手,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就退步得很厉害,所以我又开始陪了,一直陪到现在,女儿现在读初三,成绩不错。”

  谢女士说女儿四年级时学习习惯养成了,不需要她一直坐在旁边,所以她就可以到书房看书。“孩子在家看书学习时,我们从来都不开电视。”

  当问及谢女士十几年来陪着女儿读书是否辛苦时,她笑着说:“其实一直陪着孩子,看着她成长,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这是家长应该做的。我很难想象有的家长可以不顾孩子而去打麻将。而且一直陪在女儿身边,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谢女士为了陪女儿,甚少参加社交活动,即使出去玩,也是把女儿带上,几个家庭一起出游。“女儿现在能健康成长,成绩名列前茅,我很知足。”

  儿子不喜欢父母监工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谢女士的女儿那样喜欢家长陪读。韩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他在家做作业时就不喜欢妈妈陪在一旁。韩女士说:“我担心儿子做作业不专心,会开小差,所以时不时去他房间看看他做作业的情况。可每次我去看他的时候,儿子都会不高兴,会把我赶出去。先生总是让我别操那么多心,他说孩子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老是在一旁守着,孩子很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我也觉得先生说得有道理,所以后来就比较少去看儿子写作业了。”

  尽管韩女士想陪读而遭拒,但为了能够经常陪儿子,她换了一份离儿子学校近的工作,这样每天放学时都可以去学校接儿子,“我觉得这样也算是陪读吧,最起码儿子放学后有我陪着,他不会去网吧,我还是能够在学习上监督他。”

  校长说法

  (游彩云,体育东路小学副校长)

  家长别做“家庭教师”

  “陪读”会抑制孩子思考能力

  我不赞成家长“陪读”,“陪读”的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暂时的让人“放心”,但孩子实际上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同时还滋长了依赖性,会导致孩子日后做事情缺乏主见:如果家长不在身边,他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事情。

  现在很多家长把自己定位为“家庭教师”,帮孩子检查作业、批改订正,老师做的事家长都做。单纯从学习上讲,这样的陪读会使孩子主动性和学习思考的能力都得到抑制。单纯“家庭教师式”的陪读,表面上孩子交出来的作业漂亮干净,老师也觉得孩子的学习质量很高,但随着知识难度的上升,习惯了家长陪读的孩子,很难维持独立的学习状态。

  习惯一旦养成,父母就要放手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在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时候,家长在旁边指引是可以的。比如孩子回家后不急着做作业,家长就可以先整理桌面,将桌子上的玩具等杂物捡干净,再给孩子放一个小闹钟,设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时间限量。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一旦孩子做到了,就要给他一个信号,比如说:“你做得很好。”

  教育就是要潜移默化,需要家长的耐心。家长为孩子设定了做作业的标准后,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遵守这种学习规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父母就要开始放手。我觉得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尽快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