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应急教育不容忽视(教育论坛)

  近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刘小平提出,中小学生的应急教育应该成为专门的学科,将落水、触电、火灾发生后该如何处理等知识全部纳入应急知识教育。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在中小学生中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其首要前提应该是通过专项教育让他们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有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Learningtobe(学会生存)”。从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将应急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在人生的道路上,诸如火灾、溺水、触电、爆炸、性侵害等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并不少见,迫切需要让青少年从小学习安全逃生知识,掌握应急生存本领,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和强烈的生存欲望。事实上,这也是素质教育应该包涵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从小进行专项应急培训和教育,频频出现民众遭遇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急机智,自救能力不强的尴尬场面,有时甚至造成小灾酿大祸的悲剧。许多人在学习生活和开展活动时,往往安全意识淡漠,很少考虑事故防范应急措施,甚至连察看消防通道和逃生路线也常被忽视,又没有必要的生存知识和逃生技巧,遇到紧急情况难免惊慌失措。这种现象不能不说与中小学中应急生存教育的缺位有着必然联系。

  在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入学开始小孩就须接受非常实用的应急教育与训练,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所以人们很小就有逃生常识。在震惊全球的海啸灾难中,一个10岁的英国小姑娘发现海水的异常变化后,因为懂得海啸方面的知识,便立刻通知其他游客,100多位游客因此幸免于难。反观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却对应急逃生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存在以会议代替落实,以口号代替教育的倾向。虽然口号喊得震天响,安全教育天天抓,却常满足于笼统的宣传,而忽视了贴近生活的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的传授,更缺乏富有实效的实战操练,真可谓是费时不少,收效甚微。如此一来,出现安全教育小学不过关、大学来弥补的咄咄怪事也便见怪不怪了。

  保护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加强应急教育,培养自救技能,也应从小抓起。从这个角度看,应急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课,显然是强化安全自救教育的有效载体。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03日 第十三版)


儿童安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