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最容易发生的十二种安全事故

溺水


支招:首先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不让孩子去水塘和河流里游泳,家长和老师可搜集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说给孩子听;其次,如果在游泳池游泳要让孩子特别是幼儿远离深水处。万一发生溺水,要做好急救措施,首先清理呼吸道,即口腔和鼻腔异物。然后让溺水儿童俯卧,用手按压其背部,把肺、胃内的积水排出后做心肺复苏,及时送去医院抢救和治疗。

烧烫伤


支招:家长一定要注意看护好儿童,尤其是在就餐时,要防止汤汤水水意外倒翻,让孩子远离汤锅、火锅。刚会走路的孩子,喜欢摸来摸去,一定要让他远离热水瓶、烧水壶。另外,在给孩子洗澡时,也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家里炒菜做饭时,别让孩子进入厨房。被烫伤后要立即用冷水冲烧烫伤部位10至30分钟,或用冷水浸泡、冰块敷,直到没有痛感为止,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坠落


支招:孩子天性好动,千万别让他脱离你的视线。在美国、加拿大,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独处,哪怕在家里也不可以,一定要有成人陪伴。孩子处于脱离监护的状态时,如果被邻居及任何人发现后报警,都要追究家长的刑事责任。

触电


支招:使用电热水器时要关闭电源,家有小孩最好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一旦触电,家人应立即关闭电开关,切断电源;如果离开关较远,可先用不导电的干木棍、竹竿、橡皮带等把触电的小孩与电源分开,再将小孩移到通风的地方,解松衣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吞异物


支招: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是三岁以下孩子的“危险食品”。当意外发生时,应采取如下措施: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如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不要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四下,让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震到气管的更深处。

交通事故


支招:大人带孩子出去,一定要看牢孩子,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一些巷子窄,叮嘱孩子不要巷子里嬉戏,以防汽车或电动自行车撞上

玩耍摔伤


支招: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家庭环境,在阳台、门窗、楼梯等处应安装保护装置。幼儿上、下楼梯要有人搀扶。儿童骑童车时要戴上安全帽、护肘。玩秋千注意不要摆幅过大。不要指望大点的孩子看护小宝贝,大人一定要在旁边。儿童玩滑轮、骑单车时,应佩戴好头盔、护膝;家长要引导孩子运动时专心并注意周围的环境。

动物咬伤


支招:不管你的宠物是多么乖巧可爱,千万不要把他们单独和孩子放在一起,平时要教育儿童少接近动物,不要随便逗着玩;外出遇见狗时,要尽可能离狗远一些,更不可以上前挑逗狗,接触其他的一些动物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以免被抓伤咬伤;不管被狗咬得伤势是否严重,家长都应立刻带孩子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被毒蛇咬伤后,首先要用冷水冲洗伤口,边冲洗边把毒血挤出来,然后在伤口的上方、近心脏位置,用带子扎起来,然后迅速送医院。

中毒


支招:家长应将化妆品、家用清洁剂、药品等可能被孩子吞服导致中毒甚至致命的药品和化学用品放在小儿触及不到的地方;误食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较高,预防野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

锐器、钝器受伤


支招:家长要把刀、剪、锥子、曲别针、笔等尖锐的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桌子、茶几等家具的尖角处有防护措施;钝器伤后切忌反复揉搓肿起的包块,需要局部按压或给予冷敷;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头皮或其他部位血肿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被诱骗和侵犯


支招:家长应告诉孩子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是一个人在家,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来暗示、吓退陌生人。即便真的是孩子认识的同事、邻居或是远房亲属,也应告诉孩子提高警惕,开门前最好先打电话大声通知家长,并尽量让门外人听到;如果是独自外出时遇见陌生人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对方去陌生的地方。

走失


支招: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带孩子外出一定要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线,最好亲自牵着孩子的手;教孩子牢记家庭成员的名字、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等;对于尚不能正确表达信息的孩子,可以在孩子的口袋中放置一张家长联系信息卡。


儿童安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