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考恩博士曾提出降低风险的“黄金三原则”——跨地域国别配置、跨资产类别配置和增配另类资产。据悉,耶鲁大学校际基金就是按此配置标准进行投资的,多年来,平均每年有两位数的回报。
一、跨地域国别配置
我们常说,要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不仅投资项目要分散,地域也同样要分散。远在三国时期,跨地域国别配置已经被世家豪门广为采用了。 比如,诸葛亮和诸葛瑾一个在蜀、一个在吴。之后,尽管三国破、晋曹一统、南北朝混战,城门变换大王旗,但千年的豪族世家却屹立不倒。
不把所有身家都放在人民币资产一个篮子里,用成熟市场来对冲新兴市场的波动,这是资产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这几年,国内楼市价格飞涨、股市波动剧烈,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越来越多的国内资金开始走向海外。发达国家家庭海外配置比例大约在 15%左右,而中国家庭目前仅有不到 4%拥有海外资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国民财富的继续累积,高净值资产家庭和人群数量的继续扩大,海外置业的比例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会日趋成熟,资本走向世界只是时间问题。
二、跨资产类别配置
降低持有单一资产类别所带来的集中性风险。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财富积累都与房地产有关。投资得越早、越多,资产增值越快。但如今中国房地产的价格已经远远脱离居民收入水平。除一线城市因为城市化进展,不断涌入新鲜血液外,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已经非常严重。投资后的出租回报率很低,仅有1%~2%,甚至很难租出去。这时候是套现换手的好时机,应尽快套现一部分,转投其他类别的资产;否则,万一房地产泡沫破灭,资产很快又会被打回原形。
其他资产类别也是如此,必须避免整个资产组合中某个大类资产占比过高,否则,一旦此类资产发生风险事件,损失不可估量。比如这几年的P2P就是一地鸡毛。 除此之外,要留意组合中各资产类别的相关性。如果投资的几类资产相关性非常大,比如投资了房地产、股票的地产股或 REITs,则有可能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再进一步,如果购买金融衍生品,则要了解该产品的底层资产,即这个产品背后实际购买的投资品到底是什么。一个私募产品,也许穿透到底层,就是去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就与金融衍生品转卖掩盖了底层资产的风险有关。否则,就算你从表面看来已经做了分散投资,但追溯到底层风险依然集中。
三、增配另类资产
得益于全球量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把股市和债市的估值推得很高,在公开交易平台上越来越难发现便宜货。资金纷纷开始寻求另类的机会,从而导致近十年另类投资空前发展,总规模比十年前暴涨了50多倍。
所谓“另类投资”,是指在股票、债券及期货等公开交易平台之外的投资方式,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物业投资、矿业、贵金属、石油、杠杆并购、基金等诸多品种。REITs也是另类投资的一种。
另类投资的重点是那些没有上市,但具有包装潜力的企业和项目。通过购买、重组、包装,将收购的企业或项目的价值凸显出来,最后上市或套现退出,获得远高于公开市场的收益。在过去 15 年,另类投资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高达 24%,远高于共同基金的11%和对冲基金的14%。
另类投资古已有之,只不过以往只是有钱人小圈子里的游戏,门槛极高,过去最少需要100万美元,部分基金的门槛更高达500万美元。项目从购入到套现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一般有5~10年的锁定期,操作缺少透明度和流动性,因此中小投资者很难参与。 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另类投资私募基金选择在交易所上市,或打包成标准化另类投资工具(如 UCITS),如私募股权基金 KKR 在荷兰上市、土地并购基金Fomess和杠杆并购基金黑石在纽约上市。另类投资的流动性提高了,操作价格门槛也大大降低,让想涉足非上市投资项目,又不愿意将资金锁死的小投资者也能有限度地参与进来。
由于另类投资的投资方向和传统投资产品的差异极大,彼此相关性弱,因此成为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三大途径之一。
除了以上提到的“黄金三原则”,还有通过对资金量的控制来降低风险的方法。比如通过控制每一次购买的资金量,分不同时段购买,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类似的方法还有分段投资、相对盈利等,也都是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入、流出量,将风险造成的后果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一、跨地域国别配置
我们常说,要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不仅投资项目要分散,地域也同样要分散。远在三国时期,跨地域国别配置已经被世家豪门广为采用了。 比如,诸葛亮和诸葛瑾一个在蜀、一个在吴。之后,尽管三国破、晋曹一统、南北朝混战,城门变换大王旗,但千年的豪族世家却屹立不倒。
不把所有身家都放在人民币资产一个篮子里,用成熟市场来对冲新兴市场的波动,这是资产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这几年,国内楼市价格飞涨、股市波动剧烈,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越来越多的国内资金开始走向海外。发达国家家庭海外配置比例大约在 15%左右,而中国家庭目前仅有不到 4%拥有海外资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国民财富的继续累积,高净值资产家庭和人群数量的继续扩大,海外置业的比例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会日趋成熟,资本走向世界只是时间问题。
二、跨资产类别配置
降低持有单一资产类别所带来的集中性风险。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财富积累都与房地产有关。投资得越早、越多,资产增值越快。但如今中国房地产的价格已经远远脱离居民收入水平。除一线城市因为城市化进展,不断涌入新鲜血液外,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已经非常严重。投资后的出租回报率很低,仅有1%~2%,甚至很难租出去。这时候是套现换手的好时机,应尽快套现一部分,转投其他类别的资产;否则,万一房地产泡沫破灭,资产很快又会被打回原形。
其他资产类别也是如此,必须避免整个资产组合中某个大类资产占比过高,否则,一旦此类资产发生风险事件,损失不可估量。比如这几年的P2P就是一地鸡毛。 除此之外,要留意组合中各资产类别的相关性。如果投资的几类资产相关性非常大,比如投资了房地产、股票的地产股或 REITs,则有可能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再进一步,如果购买金融衍生品,则要了解该产品的底层资产,即这个产品背后实际购买的投资品到底是什么。一个私募产品,也许穿透到底层,就是去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就与金融衍生品转卖掩盖了底层资产的风险有关。否则,就算你从表面看来已经做了分散投资,但追溯到底层风险依然集中。
三、增配另类资产
得益于全球量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把股市和债市的估值推得很高,在公开交易平台上越来越难发现便宜货。资金纷纷开始寻求另类的机会,从而导致近十年另类投资空前发展,总规模比十年前暴涨了50多倍。
所谓“另类投资”,是指在股票、债券及期货等公开交易平台之外的投资方式,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物业投资、矿业、贵金属、石油、杠杆并购、基金等诸多品种。REITs也是另类投资的一种。
另类投资的重点是那些没有上市,但具有包装潜力的企业和项目。通过购买、重组、包装,将收购的企业或项目的价值凸显出来,最后上市或套现退出,获得远高于公开市场的收益。在过去 15 年,另类投资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高达 24%,远高于共同基金的11%和对冲基金的14%。
另类投资古已有之,只不过以往只是有钱人小圈子里的游戏,门槛极高,过去最少需要100万美元,部分基金的门槛更高达500万美元。项目从购入到套现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一般有5~10年的锁定期,操作缺少透明度和流动性,因此中小投资者很难参与。 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另类投资私募基金选择在交易所上市,或打包成标准化另类投资工具(如 UCITS),如私募股权基金 KKR 在荷兰上市、土地并购基金Fomess和杠杆并购基金黑石在纽约上市。另类投资的流动性提高了,操作价格门槛也大大降低,让想涉足非上市投资项目,又不愿意将资金锁死的小投资者也能有限度地参与进来。
由于另类投资的投资方向和传统投资产品的差异极大,彼此相关性弱,因此成为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三大途径之一。
除了以上提到的“黄金三原则”,还有通过对资金量的控制来降低风险的方法。比如通过控制每一次购买的资金量,分不同时段购买,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类似的方法还有分段投资、相对盈利等,也都是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入、流出量,将风险造成的后果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