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侍卫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地位极高。侍卫处设立的时间极早,努尔哈赤在关外创立基业时,就有侍卫跟随。
这些侍卫可不是一般的兄弟相随,而是有君臣划分的上下级关系。当时侍卫主要都是从前跟随努尔哈赤的侍卫,从八旗军里抽调的精锐,以及宗室勋贵子弟。
到了皇太极称帝后,侍卫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当时皇太极的侍卫中,开始出现蒙古王公子弟,且得到重用。不过,当时侍卫职权仍不清晰。
皇太极时,侍卫除了负责保卫皇帝安全,还要负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比较不规范。
到了入关后,侍卫处开始大规模调整,并逐渐完善。无论是侍卫处的官员级别、人数、职权等方面,都有更详细的规定。
按照《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朝侍卫被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蓝翎不同级别。这四个级别中,一等侍卫属于正三品官阶,二等侍卫是正四品官阶,三等侍卫是正五品官阶,蓝翎侍卫则是正六品官阶。
侍卫人数编制为570人,不同级别人数不同,名额由上三旗均分。后来清朝又允许武进士充当侍卫。不过,这些人数并不固定,不在编制名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