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可能会终生「默默存在」的疾病,被先进的医学设备检查出来,肝内胆管结石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呢?它到底是长在什么位置的结石?大部分普通人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模糊地认为自己是有「胆管结石。殊不知,「肝内胆管结石」和「胆管结石」是很不一样的。

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什么是胆管和肝内胆管?

胆管是胆汁流过的管道的总称,包括了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肝内胆管其实就是存在于肝内的那部分胆管。

如下图,肝内深绿色的那一套管道就是肝内胆管,由肝右胆管和肝左胆管向下汇集成肝总管,再继续向下(出了肝脏)就属于肝外胆管系统了。

肝脏及胆管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内胆管的汇集,再流入肝外胆管,最终进入胆囊储存。

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第2版

肝内胆管结石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有些肝内胆管结石确实会导致非常厉害的疼痛,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可能与结石位置不佳,造成了肝内胆管梗阻、胆汁淤积或者感染有关;但与结石大小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肝内胆管结石都不会引起症状,也不会损害肝功能,使肝脏发生癌变或感染等并发症的机率也非常低,最多也就是偶尔出现轻微的上腹部不适、隐痛。

不过,机率低不代表不会发生。肝内胆管结石有较小的概率会掉入肝外胆管,并引起明显腹痛,伴发感染时还会有发热,造成胆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皮肤、眼白变黄),甚至引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脓肿等。

此外,如果结石和感染长期刺激胆管上皮,也确实有可能引起癌变。

因此,虽然大部分肝内胆管结石不需要治疗,但却需要定期复查肝脏 B 超和肝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治疗,避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哪些肝内胆管结石可以定期复查?

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且经抽血检查未发现肝功能损害,那么这种肝内胆管结石就无需治疗。只需要每年复查 1~2 次肝脏 B 超及肝功能,期间若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就诊。

如果已经有明显的症状,比如经常发生右上腹胆绞痛,或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那么这种肝内胆管结石就需要接受治疗。医生会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和数量,建议药物或者手术。比如:

    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胆汁淤积,对于溶解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作用;

    医生还可利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定位到结石,再结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取出结石;

    在超声等影像学设备的帮助下,医生还可经皮肤把细针穿刺到结石所在的胆管,再扩张出一条可容纳胆管镜的通路,把结石取出;

    对于复杂难治的病例,外科医生还可借助肝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及肝移植等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肝内胆管结石可以自己排出或融化吗?

由于肝内胆管有各种细小分级,因此,结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也很难自行「融化」。

有些人定期复查超声时发现自己的肝内胆管结石消失不见了,很可能是因为结石比较小,而且位置比较低(接近较粗的肝总管),无声无息地掉入肠道内且未引发任何梗阻,但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后,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结石可以自行排出,而是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肝内产生更多的结石,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饮食上应遵循低糖、优质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的原则,多吃鱼类等白肉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少吃鱼籽、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上强烈建议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运动,避免肥胖。

心理上不必过于紧张,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余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麻勇 审核

1.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综. 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郭光文, 王序.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4. 王运成.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06): 182-184.

5. 周毅, 胡亿龙, 袁晟光.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新进展[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 28(04): 351-353.

除文中,均来自


健康习惯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