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张姐发现孩子放学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煮好饭的时候,却发现孩子把房门锁上了。张姐觉得孩子一定是没有好好学习,于是趁孩子洗手吃饭的空儿,张姐进了孩子房间想看看孩子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做什么。结果正好被孩子碰见,孩子大喊着“妈妈,你能不能尊重我?”张姐很纳闷,曾经很听话、粘人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任性了呢?
很显然张姐家的孩子到了叛逆期,孩子更加希望有自己独处的空间,与父母的关系也显得有些紧张。这时候父母的应对方式对亲子间的关系维护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家长倾向于以一种强势的干预行为来进行引导,这就很可能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发的严重,阻碍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另外,父母对孩子逆反期的应对方式也不仅是对亲子关系有影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为人处世也影响颇深。
01
孩子的叛逆就像没耐心的司机
前段时间,朋友家的孩子厌学情绪很明显,老师和朋友沟通希望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疏导。结果朋友刚问几句,孩子就表现得很不耐烦。于是朋友决定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亲自辅导孩子功课。可是却遭到了孩子的抵触,朋友为此言辞激烈的训斥了孩子,甚至要挟孩子说,如果孩子不愿意让朋友监督学习,就把孩子的零花钱停掉。孩子迫于无奈妥协了,但是敷衍的态度越发的明显,成绩一直不见起色,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情绪化,在情绪表现上更加的容易冲动。自我存在感使孩子越发的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缺少生活经验,孩子的想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父母强行地进行干涉,孩子很可能会进入自我认知的误区,导致对父母的不信任感加深。
叛逆期的孩子过分的注重自我感受。当与父母产生分歧时,很难做到理性的沟通,孩子更加“固执己见”。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很容易使父母产生误解,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父母的情绪也很容易失去理智的判断。
02
叛逆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十字路口”
最近同事对孩子的教育十分苦恼,孩子经常和自己顶撞,并且沉迷于手机游戏。孩子不仅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主动的情感沟通,在学习成绩上也明显下降。孩子空闲的时候更加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手机游戏上,而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一些互动。面对孩子的疏离与叛逆,同事也很束手无策。
叛逆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一些对外界刺激的依赖。比如说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当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的时候,父母无法及时的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很容易忽视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急于表现自己,使得自身的不足被选择性忽略。当孩子对父母的引导不予理睬时,很容易有犯错的状况发生。同时,因为与父母的交流不畅也很容易使这种状况无法被父母及时的发现,并且予以规范。
叛逆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比如说孩子的性格中更加的自我,缺少同理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显然这样的性格类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处事方式。叛逆也容易使孩子对自我评价过高,自我认知上的局限使得孩子很容易有自负、自满的状况发生。
03
父母教育不能总“亮红灯”,应适当接纳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叛逆期时,很容易采用过激的处理方式,这种“亮红灯”的强势制止很容易让孩子额逆反情绪更加强烈。孩子会因此而衍生出更加明显的隐瞒、欺骗父母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情绪化时,父母更应该保持理智,采取冷静对待的处理方式,才能够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①适当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有消极的情绪时,父母的理解和接纳更加能够为孩子营造出理想的情绪释放空间。对孩子保持共情心理,更加能够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更加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问题会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试着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有利于亲子间信任感的建立。
②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孩子做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达,父母更加应该学会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平等的相处方式更加能够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形成双向的、有反馈的沟通模式。父母和孩子做朋友不是一味的妥协和退让,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③放弃无意义的说教
很多父母在面对与孩子的沟通问题时,很容易把沟通理解成是单向的说教。这些“大道理”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说教很容易以唠叨的形式让孩子觉得厌烦。孩子与父母间存在认知上的差异是很正常的状况。强行对孩子进行掌控,也是一种暴力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越发的感到反感。
当孩子处于成长的叛逆期,父母的应对方式并不应该是强势地进行干预,而是一种相对柔和的倾听、理解、接纳。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同时也希望能够有自己独处的空间,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但是却不应进行过分的干预,这就需要父母把握好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的尺度。
家长做到理解孩子并非是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家长们保持足够的耐心,给予孩子消化情绪的空间。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更加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进而在孩子心里的天平上会向父母一方倾斜,父母的爱护为孩子建立起更多爱的壁垒。
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很容易对父母的交流有抵触的情绪,顶撞家长的状况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