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本来对于画画还挺感兴趣的,而且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孩子的父母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培养孩子成才的机会,于是便开始给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以及画画比赛。
这孩子刚开始还挺乐意的,毕竟培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通过比赛则可以促使他进步;然而父母对这孩子的要求太高,但凡哪一次比赛没有获奖,孩子都会受到来自父母的批评,紧接着父母便会给这孩子安排更多的培训和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和压力之下,孩子开始出现抵触心理,“画画”这件事也从起初的爱好慢慢的变成了这孩子“最讨厌”的事情。不仅如此,这孩子还变得越来越叛逆,三番五次的忤逆父母、跟父母吵闹,孩子甚至还产生了想离家出走的念头。
面对孩子如此大的变化,孩子的父母表示不能接受,他们觉得给孩子安排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孩子着想,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叛逆。
看到这个案例,我觉得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也很为这个孩子感到可惜,好好的天赋就这样被父母给毁了;这孩子的父母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引导和教育好孩子,他们口中所说的“为孩子着想”,也只不过是他们内心的自私和一厢情愿的借口罢了。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跟案例中这名孩子一样,原本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却突然间变成了让父母无法理解的“问题孩子”、“充满叛逆的孩子”。
其实,孩子之所以叛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不理解和不体谅他们的感受;因此,想让孩子不叛逆,家长必须做到两个“同感心”。
第一个“同感心”。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老夫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很好的折射出一个做人的道理,当你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他人身上。换言之,做父母的平时在育儿时,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换成你是孩子,你在各种“被安排”的情况之下,会不会不开心?会不会出现抵触心理?
如果答案是:会。那么身为父母,你们就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家。
因此,做为父母,需要怀着一颗“同感心”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意思是说父母要时刻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事情,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替孩子着想”。
像上面那个案例中的父母,他们一味的给孩子报培训班和各种比赛,根本就没有了解到孩子“想不想”、“要不要”、“累不累”等问题,而且孩子在比赛中没有获奖,得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批评,如果换作是任何人,肯定都不会太高兴,所以这孩子后面变得很叛逆,也是在情理之中,这就是父母缺少“同感心”所带来的结果。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小故事:牧场里养着三头动物,分别是猪、绵羊和奶牛;某天,牧场主人将猪捉了出去,猪立马发出凄惨的叫声,并且强烈地反抗。
这时,牧场里的绵羊和奶牛听到猪的嚎叫声,十分的无语,抱怨说:“我们经常被主人捉出去,都没有像你这样大叫过,你真是太丢人了。”
猪一听,立马就火冒三丈,直接怼了一句:“主人捉你们,为的是你们身上的毛和乳汁,你们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主人捉我却是为了我身上的肉,这是在要我的命啊!”
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却是道出了“同感心”的重要性,假如做父母的不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又怎么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当孩子长期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经常被安排着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叛逆的心理及行为。
第二个“同感心”。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一种关系,但凡想做到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
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怀着“同感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那么做为孩子,同样也需要怀着“同感心”去体会父母的处境和难处。
曾几何时,《恰同学少年》这部剧一播出,便成为当时十分火爆的热播剧之一。剧中有这样一个角色:刘俊卿。在刘老爹的眼里,他的孩子刘俊卿学习成绩好,将来是要当大官的,所以就算家境再贫穷,刘老爹也舍不得孩子吃苦,总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凡是跟“好”字搭上边的,刘俊卿也总是家里第一个体验到的。
在刘老爹的这种教育观念之下,培养出来的刘俊卿并不是一个“当大官的料”,而是一个极度自私的败类。之所以说刘俊卿是个败类,是因为他后来做出了种种有害同学,出卖民族的事情。此人的行径简直是将“小人”这个词诠释的淋漓尽致。
别的不说,就单单是刘老爹送刘俊卿上大学的这个事情,就能看出刘俊卿的为人。刘老爹千辛万苦帮儿子挑行李到大学读书,结果却因为刘俊卿的自尊心作祟,害怕同学们嘲笑自己有这么一个“低贱”的父亲,刘俊卿便跟同学解释,说刘老爹只不过是他雇佣来的一名仆人而已。
为了孩子吃尽一切苦,到头来却只不过是沦为孩子眼中的“仆人”,可以说刘老爹的人生是悲哀的,他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的教育跟刘老爹一样,总想着为孩子挡风遮雨,不希望孩子吃苦受累,结果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充满叛逆性格的孩子。
孩子长期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完全体会不到人生辛酸的一面;换言之,孩子没办法也没机会理解到父母的处境和难处,所以就只会一味的索取;而当父母的给予达不到孩子的要求时,孩子的叛逆性格便会大爆发。
因此说,想要培养出懂得感恩,充满幸福感的孩子,父母需要让孩子拥有“同感心”,去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体会一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具体做法。上面已经说了,“同感心”是消除孩子叛逆性格的关键,是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心相处关系的重要因素,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和孩子同时保持着“同感心”呢?
1.父母的“同感心”。
做为父母,在平时给孩子安排一些事情时,应该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孩子的感受考虑在里面,并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心情变化。
例如,给孩子报画画培训班和报名比赛这件事,父母的初衷其实并没错,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优秀一些;但是错就错在,孩子的父母只是单方面的安排而已,他们并没有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正确做法:不管父母想为孩子安排什么事情,在安排完之后,要经常性的问孩子两个问题。第一,在这件事情上面,你学习到了什么?第二,这件事情能不能给你带来快乐?
在问完问题之后,父母要细心的观察孩子的表情,以及分析孩子的回答;孩子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如果孩子有皱眉、叹气、表情无奈、不情愿的表现,回答时又总是支支吾吾、莫棱两可,又或者是直接敷衍了事。那么就证明父母安排的这件事,孩子心里并不太情愿。
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敞开心的跟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这样也能避免孩子出现“叛逆”心理。
2.孩子的“同感心”。
培养孩子的“同感心”,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心以及孩子的动手能力。
像《恰同学少年》中的刘老爹,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之下,还想着让孩子不吃苦,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正确做法:①若家庭条件一般或者比较差一些,做为父母就应该经常告诫孩子,不埋怨生活,不要埋怨任何人,谁都没有义务为你服务,包括你的父母,因为父母也不容易,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合法的途径去获取。
②若家庭条件还算可以或者比较好的,做父母的就应该经常这样跟孩子说:孩子,虽然家里的条件还算可以,但是这些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打拼回来的,它们并不完全属于你,所以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得,爸爸妈妈可以给你的只是宝贵的经验。
通过上面列举的方法,相信能让许多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取得一些成功,让孩子避免成了无法挽救的“叛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