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叛逆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采取“一退二讲三妥让”效果好

经常遇到朋友咨询孩子的问题,其中很多很典型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很叛逆,犟劲上来,谁也不服,跟谁都吵,道理比你还多。面对这样叛逆的孩子怎么办?叛逆的孩子心里到底怎么想?

昨天朋友圈被我市某中学的初一学生失联消息给刷屏了,一天后孩子回家了。不少人猜测孩子是和家人吵架才离家出走的。为保护未成年人权利,媒体没有公布具体原因。但是,每年因为叛逆、因为和父母顶嘴吵架而离家出走的情况不在少数。

今天我们就用心理学来解析一下孩子们的叛逆心理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孩子们的叛逆心理与过激行为。

心理学:叛逆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采取“一退二讲三妥让”效果好 怎么看叛逆问题?

叛逆,专指儿童青少年从12、3岁开始,在思想、言行上对抗父母意志的现象。叛,即背离;逆,即反向。叛逆用来表示青少年这一特点,就是指青少年在这一年龄阶段,对父母的教育表现出反对、否定的态度而背着来、顶着干的情况。也叫逆反,道理是一样的,其实称逆反更合适一点,叛逆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在里头。

逆反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特殊表现,因为孩子们心智成长方面主要体现在认识、观念、判断能力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吸收的知识、认识、观念比较新颖,但也比较单一和片面,表现在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不足,缺乏更多同龄人的参照。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自我掌控自己命运的意愿又是那么强烈。这就是儿童青少年逆反的一个共同心结。

由于渴望独立自主和能力经验不足的冲突,往往得不到父母的认同,于是青少年对父母或直接监护人产生强烈的不满,表现就是逆反。你让我做什么,我就不做。不但不做,我还要反着来,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由此可见,造成逆反的核心问题是观念冲突。

心理学:叛逆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采取“一退二讲三妥让”效果好 如何对待逆反和冲突

原则上说,解决逆反问题,最高效明确的办法首先是对比观点,从观点看出观念差异。这时候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退一步”,如果孩子的观点是客观适当的,而父母的观点是保守的,父母就应该主动改变自己,后退一步,满足孩子的要求。

另一种情况“讲道理”,若是孩子的观点不适当,父母管制时,孩子不想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强烈对抗。此时,父母不能态度过于强硬,而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道理讲不通,往往是事实没摆够。在充分说理的情况下,态度温柔一些,但原则要坚持。这样既能让孩子接受父母的观念看法,又不导致过分逆反。

心理学:叛逆孩子的心理特点,家长采取“一退二讲三妥让”效果好

叛逆性格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