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就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在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可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逐步形成诚实、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等优良个性品德,从而为其今后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3岁教给孩子比智商更重要的事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都是很朴实的农民,相信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所理解的“学习”便是学习知识、提高智力,也就是智商的培养。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智力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3岁培养孩子的情商更为重要,因为孩子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成长任务是性格和习惯的培养,而不是提高智力。
一个人的智商可以使他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顺利得到一份工作,如果他能有稳定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外界和上司、同事没有什么过分要求,对自己有正确评价,在收到挫折时有再来一次的激情,那么他的智商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走向成功,而光靠智商是做不到的这一点的。
比尔·盖茨曾经说:“智商不是无可替代的,想要成功你还必须要知道如何做出明智的抉择,以及拥有宽广的思考力。”
中国父母对孩子智商过度关注其实是一种错位教育,因为孩子的智商培养,父母能够参与的比较少。
除了先天遗传,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智商水平影响水平影响较大,对孩子情商发展尤其是在性格养成上,父母能够参与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父母对此不够重视,或者认为现在讨论这个话题还太早。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开始发现,要教育孩子或者纠正孩子性格上的问题,已经很难了。
孩子的情感体验要远远先于思维认知的发生,到了3岁,孩子已经有了丰富的感官体验,他知道什么是开心,什么是失望和痛苦;知道了什么是渴望,什么是打击和挫折。
家庭是孩子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情感发展的基石,培养孩子的性格,父母要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