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形:越是被社会规范所不容的事情,人们就越想尝试一下;越是被禁止的行为,越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向往。禁止会促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采取各种方式去恢复被禁止的自由。

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逆反心理”也称作“逆向心理”、“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处理不得当,将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大学的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保安部长”,并以强硬的口气写道:“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区委员”,并以委婉的语气劝说道:“请不要胡乱涂写”。每隔两个小时换一次警告牌,然后查看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

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结果发现,挂“严禁胡乱涂写,大学警察保安部长”的洗手间,被涂抹的情况反而更严重。这说明,越是严加禁止,越是摆出权威的姿态,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生活中逆反心理的现象也很普遍:一个孩子在院中踢足球,母亲威胁他说:“你要敢把球踢到窗户上,我就揍你一顿。”她刚一转背就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一个无线电修理工出门前交待儿子:“别去动那只稳压器。”当他回家时却发现稳压器已成为碎片,儿子被电击昏在地;实验室里,老师再三交待把硫酸与水混合时,应把水缓缓注入硫酸中,可一个男生偏偏想看到相反的结果,于是一张漂亮的脸蛋被溅出硫酸烧出点点的麻斑;历史上的一些禁书,越是受到严厉的查封,越被人们竞相传阅,结果反倒成了畅销书;一个保密的报告会,只允许高层管理者参加,会议刚一结束,就有不少员工探头探脑地打听会议的内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知从何时开始,妈妈发现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开始不听话,老跟自己犯冲;爸爸发现以前温顺的儿子开始像犟牛一样,你让他向西,他偏偏向东,你告诉他这件事不许干,他偏偏要去试试。很多父母为孩子的叛逆焦头烂额,其实不用过于担心,他们的这些举动只是想要告诉你,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不必事事听从父母的指示,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己做主了。

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孩子的毛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的批评是正确的,也会使孩子感到丢“面子”,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们的逆反心理。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好采用疏导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满足他们一定的好奇心。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时,应说明理由;同样的,在要求孩子不做什么时,也必须说明理由。千万不能摆出权威的架势,这样只会让他们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

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了解了人类的逆反心理,很多人会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叛逆性格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