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的这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完全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强制剥夺孩子的人格,把自己的意志强行的输送给孩子。在他的眼里,他这是为孩子好。但是在孩子的眼里,这是一种压迫,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姊妹三人都成了父亲眼中最叛逆的孩子。
01:孩子无意识的“叛逆”孩子的“叛逆”行为,往往都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之中。能够形成“叛逆”思想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的独立的意愿,另一个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内外因素中,并没有一个衡量对错的标准,所以在孩子的意识中,他不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班里的男同学都留了长头发。但是唯独我是小平头,因为我老爹压根不允许留长头发。
在他的眼中,头发长的人都是贼头贼脑的人,只有小平头才是最帅最顺眼的发型。那个时候我心里就特别的压抑,也曾试着跟他抗争了几次,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上初三的时候,我一个月没回家,在学校留了自己理想中的发型,七分头。但是到了家以后,我爸也没说,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拿着剪刀趁我不注意,把我最帅的发型给毁灭了。
我辛苦藏了一个月,留的发型回家被我爸的几剪刀又剪回到了解放前。我当时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我爸那时候压根就不当一回事。我的叛逆的性格,完全是被我爸“暴君”式的教育方式给逼出来的。
对于留长头发这件事情,我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因为身边的同学都留了,所以我也想留。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不认为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但是我老爹不但不去理解我的内心想法,反而强行的打压。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只是用他的“暴行”压制住了我而已。并没有掐灭我内心反抗的火焰。
02:父母眼中“叛逆”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并非是一个物件。如果不能让孩子的思想和父母的思想同步,那势必会在性格和情感上产生激烈的冲突。
孩子有孩子的意愿,父母有父母的想法。当父母的想法跟孩子的意愿不一致时,孩子肯定会想办法反抗,这个时候呢?孩子就成了父母眼中不听话,甚至是“叛逆”的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理智点父母还能耐心教导。如果是脾气暴躁的父母,那肯定会带着愤怒的情绪去面对的孩子。而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是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只是表面上压制住了孩子的顽皮,但是并没有在心理上说服孩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父母暴躁的情绪,往往会激发孩子内心反抗的意愿。当这种意愿积累到一定的阶段时,就形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而孩子的这种“叛逆”心理,往往都是父母的“压迫式”的教育而逼出来的产物。
03:理智教育,胜过暴力征服站在父母的角度,给孩子灌输的理念自然是没有错误的。只是孩子在那个年龄阶段,根本就消化不了父母给予的教导。成年人的世界,想让一个孩子去理解,这是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我老爸教导给我的那些做人的道理,我在30岁以后才真正明白他的苦心和不易。但是在孩童时代,那些道理我压根就理解不了。
如果我老爸当年能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耐心的去传达他的思想,那个时候我肯定不会跟他对着干。再顽皮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话还是能听得进去的。只要道理说明白了,“叛逆”这个词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这个孩子一定不会犯错。如果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让孩子服从父母,那也是只是让孩子“口服心不服”,等孩子的年龄到达了可以反抗父母的时候,他必定会脱离父母的掌控,成为一个叛逆的孩子。
04:父母懂得理解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话叫“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父母既然要了孩子,那就要认真的去对待孩子。理解孩子那是每个父母需要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如果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很难把控孩子的成长方向。“棍头出孝子”这一套,在现代的教育方式中,已经行不通了,理智的对待孩子才是教育的关键。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孩子无意识的犯错的行为时,每个父母能否控制自己内心的情绪,这是每个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孩子犯了错了,作为父母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不对的。这种理智的教育方式,往往要比暴力征服的效果要好的多。
保持理智的心态,会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犯错的行为。而采用情绪化的暴力征服的方式,只会把孩子往“叛逆”的方向逼。因为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没有犯错的意识。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恐慌和不满。
如何去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以色列心理学家,罗尼.索兰用了50年的时间,解开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她在《童年之谜》这本书中,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一步步的解开孩子的内心世界之谜,是一本儿童心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