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华为华为,中华有为,华为你是中华的骄傲,任老你是华为的骄傲。通过追忆任老童年故事,汲取我们今天成长所需的给养。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他的童年一直在砥砺中前行,不断积蓄着能量,为以后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让我们品味任老童年生活。

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其祖籍在浙江金华浦江县黄宅镇任店村,其爷爷任三和是制做金华火腿的大师傅,在几十里外的浦江县城做工。因手艺技术过硬,收入颇丰,家境在任店村可称富裕。其爷爷娶妻得子,名叫任木生,字摩逊,(即任正非的父亲)。寓意其父要“不逊于”任何人。任摩逊因家富裕,从小就有了读书写字的条件,外加任父天资聪慧,从小就积累了较好的文化底蕴。任摩逊成了任店村第一个大学生。为了儿子以后能有个远大的前程,任三和便将任摩逊送北平读大学,任父就读于北平民大经济系。这也为以后任正非的读书学文提供了良好基础,在英国三代可以出一个绅士,在中国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培养一个贤士。

然而,世事无常,任摩逊的父母相继病逝,任摩逊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大学生涯也蓦然走到了尽头。任摩逊辍学回家,为了生计,他曾经先后在浙江定海水产职业学校、南京农业职中等学校任教。1937年12月,任父怀到国民党412军工(专门生产防毒面具)厂任会计。由于战局的变化,412军工厂转迁到贵州桐梓。1944年,任摩逊发觉形势不好,他以送家眷回乡定居为由,悄悄离开了兵工厂。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魔爪,最后悄然离乡,来到贵州安顺地区的镇宁县山区。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造就了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奇观。可是在当时,多山少地,又没有旅游业的支撑,镇宁县山区的生活非常清苦。

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青年时候的任正非

任父在这里遇到了17岁的程远昭女士(山区里长大的姑娘,她性格开朗、朴实。虽然生于清贫之地,但程家还是让程远昭一直读到高中毕业。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女子来说,也是了不起的文化积累。任母受丈夫影响,以后靠自学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他们婚后不久,也就是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降生了。虽然当时任家日子过得不宽裕,但这个男娃的到来还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任父为男孩起名正非。寓意:人世间充满了是是非非,真得需要一个人用一辈子去探究、去领悟。只要将是是非非悟透,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都有用的人。

后续任摩逊和程远昭婚后共育有二子五女,一家九口人,都靠着两个人教书赚来的微薄薪水生活,另外任摩逊还要按月给老家的家眷寄生活费,父亲的人品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  因为战乱,处处民不聊生。任家虽然能给任正非等孩子良好的文化熏陶,可是却无法给他们温饱的生活。任家父母为了让7个孩子都有书读,他们宁可省吃俭用、四处借钱,即使几个人合用一条被子、在地炕里做三餐,也不觉得苦。任正非读书的第一所小学就是离家最近的山村小学。山村小学不仅教室简陋,而且条件艰苦,夏天蚊虫乱飞,既闷又热;一到冬天,虽然有烧木材取暖的铁炉子,但在四处漏风的教室中,室温和冷库的温度也差不多。任正非就在贫困的环境中一点点长大。

任正非的童年时代除了下河摸鱼、上树抓鸟,这些小男孩人人都干过的淘气事儿之外,就是他不断的从学校和家庭中汲取着文化养分,任正非小的时候,虽然贪玩但他却非常懂道理。有正直博学的父亲为榜样,有勤劳善良的母亲勤教导。尤其是母亲在其生活和学习中充当了重要“导师”。关于《大力神》的故事,值得每一个引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学习和思索。一个故事提供了精神指引,超越了物质奖励。

任正非当时是懵懂少年,天性爱玩,对于艰苦求学,渐渐有了退缩的情绪。程远昭女士为了鼓励儿子念书,她就讲了一段《大力神》的故事。天神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谋杀中坚强地长大,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还赢得了“大力神”的美称。母亲决定让他离开家,去远方闯荡,一是躲避狠心的赫拉的报复;二是让其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临行前,她还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12件别人无法做到的大事。程远昭女士讲到这里,故意停住了,任正非着急地追问:如何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12件大事,程远昭女士看着儿子着急的样子,说:“接下来的故事,非常精彩,你要想听,得看你考试的成绩,成绩好才能继续讲!”,他经过努力,学习成绩在山村小学一直很优异。当任正非拿着令人满意的期末考试成绩回到家的时候,程远昭女士对儿子表扬完毕,并给他讲出了《大力神》故事的结尾。任正非虽然年纪小,但他也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大力神之所以成名,是因他为人类做了很多有益的大事。任正非暗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能像“大力神”一样做大事,做有益于人类的大事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并获得更大的荣耀。一对好的父母教育可以胜过100个老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儿时候的志向,关键在于给孩子立志的精神给养。
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他从外界取得外界知识的另一途径恐怕就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台收音机了。任正非和小伙伴们每天都会准时从收音机里听评书《隋唐演义》。评书中的盖世英雄——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等人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故事,让任正非心里升起了无限的向往和倾慕。也和小伙伴一起争论关于李元霸厉害还是于文成高明的话题,任正非的童年就是在这样好玩的争辩中、快乐的游戏里度过的。因其家庭环境的文化熏陶与引导等因素,任正非当时的想法确实比同龄的小伙伴要成熟和睿智得多。当他在课本上读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暗暗告诫自己,将来自己一定要做个“英雄”,绝对不能当“懦夫”。任正非成立华为公司后,他的“英雄”情节确实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乐观的任正非小学读完之后接着念初中。初中的课程虽然难度加深,父母的良好教育加上他天资聪慧,安下心来学习,做到游刃有余,成绩优异。在任正非读高中的时候,“大跃进”运动开始,1960年,贵州已出现严重的饥荒现象。任正非的求学路更加缺衣少食,饥饿为伴。困难总没有办法多,为了战胜饥饿,任母带领孩子做了两项斗争,第一领着着孩子们上山采了一些红刺果,再把厥菜根磨成浆,青杠子磨成粉,代替粮食。第二、为了度过饥荒,他们还在山上开了一块荒地,种了一些南瓜。播种南瓜时,他们还意外发现荒地旁边美人蕉肥硕的根还可以煮熟解饿。每天晚上,任正非和弟弟妹妹们围着火炉,等着母亲煮出一大锅美人蕉的根或南瓜来充饥。和睦的家庭气氛,还是让那些没有多少营养的食物吃到嘴里时,充满了“香甜”的味道。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里透露了他的童年生活:他说,我与父母相处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今天想来还历历在目。我那时十四五岁,是老大,其他弟妹一个比一个小,而且不懂事。爸爸有时还有机会参加会议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而妈妈那么卑微,不仅要同别的人一样工作,而且还要负担七个孩子的培养、生活。煮饭、洗衣、修煤灶……什么都干,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高中时期任正非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每天伴随饿肚子上课,很多时候学习也是有心无力,他的学习成绩不稳定,他高中三年最大的心愿竟是吃上一个雪白的大馒头。任正非读高中的时候穿得很简朴,三年求学的日子里,他从来也没有过夏天的薄衬衫。即使是很热的夏天,任正非也是穿着一件厚厚的外衣。任正非很懂事,他知道家里的困难,所以他不好意思找母亲索要衣衫。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任正非多次补考才过关。任老曾回忆道: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高考临近,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建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任正非这个不畏惧困难的年轻人通过高考,终于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录取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当时八所老牌的建筑名校之一。家庭清贫,没有入学的被单,程远昭女士捡来毕业生丢弃的几床旧被单,经过清洗和拼对后,一床干净的被单就出现在了任正非的眼前。一床拼对的被单,整整陪伴了任正非五年,直到他在重庆读书的生活结束。程远昭女士的言传身教,使任正非深深懂得了不畏困难、不向生活低头的道理。

任正非读得是暖通专业,从偏僻的山区小县城读完高中,来到了繁华的重庆,让他有一种遨游知识海洋的畅快感觉。任正非还有一年就要大学毕业的时候,“文革”开始了,任家是高级知识分子,过得更为清贫,父亲还经常被批斗。在文革期间,父母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为孩子创造了上大学的简陋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一次任正非因惦记父亲,偷偷跑回家,被父亲立刻赶回了学校,父亲仅有的一双鞋子,让给了上火车返校的孩子。任摩逊叮嘱儿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任正非回到学校后,他静下心来,什么派系斗争、文攻武卫,都成了他耳边的秋风。任正非重新回到了课堂,端起了书本,他将亏欠的知识都一点一滴地补了回来。他同时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这些看似没有用的课程,也都自学完毕。这些看似无用的书,为他人生开启了重要转折,也为华为的诞生埋下了一颗的种子。并自修了哲学和逻辑学。最后,任正非还自学了英、日等外语,并达到了可以阅读大学外语课本的程度(如今,任正非去欧美市场考察,他和当地的客户洽谈业务的时候,可以不带翻译,直接用外语对话)。任正非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和他读大学时的努力自学是分不开的。

任正非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名人童年系列之四

“文革”已经到了后期,任正非的出身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任正非1974年入伍,正式穿上了军装,任正非在多年的军营生活中,除了发明创造,他还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也有深刻研究,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就会积累不断强大的力量。《毛泽东选集》的精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任正非的脑海中,以后他在华为的经营和管理中,借鉴了很多毛主席思想的精髓,并借此开创了独特的华为企业管理文化。他领着自己的团队,披荆斩棘,开拓市场,终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任老经典语句:

1、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2、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3、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流俗、不平庸,做世界一流企业,这是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

4、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5、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

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

6、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就不算饺子。

7、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

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

各位任老的粉丝,大家喜欢任老的那一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