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杨振宁他的父亲杨武之年轻的时候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堂,这里就是后来的北师大,毕业之后回到安徽教书,在1922年,杨振宁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杨武之考上了安徽省的公费留美名额。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这个大背景如果你听过中国科学的来历应该知道,它是庚子赔款退还的奖学金带动的,各省也都开化了,每年留一些经费公派留学生。

他父亲在斯坦福得到了学士学位,之后又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主攻的方向是数论。

等到他父亲回国的时候,杨振宁已经6岁了,第一次见到爸爸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陌生人,都有点害怕。

如果有人觉得这家人一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那就错了,因为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这样的,但是杨振宁的母亲是当时指腹为婚定下来的,是旧中国典型的裹着小脚的妇女。他母亲家里的状况也不富裕,结婚之前字也不识,甚至连大名都没有。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杨武之是在杨振宁10个月大的时候去的美国,所以实际上杨振宁在6岁之前只是那个不识字的妈妈培养教育他。

那具体怎么教育的呢?

就是从4岁起,妈妈跟他一起学识字,一年多的时间,学了3000个字左右。

虽然妈妈的文化水平低,但那是条件所迫,当年家里的钱只能供他的哥哥上学,实际上他妈妈是一个隐忍坚韧的妇女。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当时他叔叔还请了一个私塾,教家里的几个孩子认字,用的教材叫《龙文鞭影》,这种书的功能就是认字,就是给孩子开蒙用。

但是传统的私塾开蒙大都用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种书,而当时这位老先生用《龙文鞭影》,其实有优势,就是这本书整个都是4个字一句的,每4个字就是一个历史故事,所以私塾的老先生如果用心的话,随着说,随着念,随着讲故事,既认了字,又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不过,给他们请的这个教书先生,当年根本也没有讲故事,就是生背,像“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以至于到了6岁,父亲回国的时候,就问杨振宁,说:“你念过书没有啊?”

杨振宁回答说:“念过。”

“那念什么书了呢?”

“《龙文鞭影》。”

“那你可不可以给我背一段呢?”

于是杨振宁就背完一大段,然后爸爸继续问,说:“书上讲的什么意思呢?”

这下杨振宁就傻眼了,只能回答不知道。

但是之后爸爸也没有责怪他,反而送给他了一只钢笔。

这大约就是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6岁之前受到的教育了,跟当时的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异。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不着急的教育方式

之后爸爸在厦门大学任教,那杨振宁接受的教育是不是得到了提高呢?

确实会好一些。

但是爸爸跟他说的知识大致也就是,太阳、地球、月亮怎么互相运行,鸡兔同笼的时候,动物一共有多少腿,怎么分析,还有教一些英文字母,更多的是教一些唐诗,历史朝代表,天干地支的顺序,八卦的卦名,有时候下下围棋。

等到杨振宁9岁多的时候,其实那会儿他的父亲已经判断出这个孩子数学能力很强,而且学习上天赋异禀。

比如说当时在清华做助教的,后来的大数学家陈省身就常去杨家做客,都曾经跟他爸爸提过,说杨振宁聪慧过人。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还有,杨武之在柏林出差的时候,因为想家,翻出过儿子的照片,还在照片后面写上“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以伯瓌(guī)。”

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个孩子天赋真的很不错,我想给他起一个字,叫杨伯瓌。

但实际他的父亲做了什么呢?

就是在杨振宁初一暑假的时候,请了一个清华历史学教授的手下的学生,教他读《孟子》,而且第二年的暑假还是把这个学生请来,继续给他把《孟子》的下半部分讲完了。

中学的时候,杨振宁就经常翻父亲的书架了,上面有很多英文跟德文的数学书,有时候杨振宁也看,甚至还翻到了《有限群论》这样的书,而且还能看进去。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但是当时他的英语不够好,看不懂细节,很多次都问过爸爸。但是杨武之每次的回答都是,“慢慢来,别着急。”实在是杨振宁问得太执着了呢,他爸爸才会给他讲一两个基本概念。

但总的原则是:

不让他研究这些数学。

杨振宁自己的回忆录也评价过这件事,他说:“回想起来,初中的时候,他当时如果肯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这种做法放在现在都是很难让人想象的,一个数学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儿子的天赋了,竟然没有特意安排他深入学习数学,而还是不徐不疾地让他学《孟子》,让他按课堂进度跟着大家一起走。

这种教育方式后来也让杨振宁受益匪浅,不着急,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也让他有机会得到后来全面的发展。

杨振宁的教育建议

杨振宁在68岁的时候,曾经给一位马来西亚的华人学者回过一封信,之前这位学者来信,就说自己的儿子罗章雄非常聪明,是一个少年天才,12岁高中毕业了,想马上送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询问杨振宁的意见。

杨振宁的回信是这样的,说:

章雄非常年轻,没理由去着急,请您阅读数学家博纳特·维纳的自传《曾经的神童》,即便他曾经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父亲仍然不断地施压,以至于他60岁了,都成了一名才智超人的著名数学家了,他的思想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自传里深深地显示出他对父亲强烈的愤恨。在自传中,维纳还讲了好几个跟他同龄的哈佛大学的聪明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幸的生活,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所以,我要给您的忠告是:让章雄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成长,每周花一两个小时接受大学教授的指导,不要急于在数学和科学上施压。在他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我看不出对章雄急求成才有什么好处,而我看得出拔苗助长是有严重危险的。

那反观现在小升初的考试,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搜搜,类似“小升初面试题大人都搞不定”,或者“一群成年人看了瑟瑟发抖”,“神题难倒成年人”,就这样的标题。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小升初的要求里,有掌握两位数以上的加减乘法的口算,还有了解文艺复兴中的画家跟他们作品的风格,还有很多是变了味的国学的知识块要求,还有可以用英语演讲一个主题。

真的实打实做到这些要求,我觉得如果是成年人,没有几年的苦修都是达不成的。那么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切实际了。但实际考却也那么考,于是根本就不会有人实打实地达到要求。

你不加入其中,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只能更差,没有家庭能像杨武之对待杨振宁那样,可以安排一个历史学大师的研究生给一个11岁的孩子讲《孟子》。

杨振宁童年如何接受家庭教育的?给我们各家长的启示

 

那我想,破解之道可能就在于家长自身,把握他们进入青春期之前的那段时间,因为孩子对家长非常信任,他一定会倾向于在方方面面都效仿家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