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单身妈妈,她的儿子从出生后就一直被放在农村外婆家照顾,小林自己在产假休完后就离开孩子回到了广东打拼。
除了距离所造成的失落和思念,小林说起儿子在姥姥家的各种趣事,她显得非常开心和满足。在老家,有阳光、雨露、自然与土地的滋养,孩子健康结实。
孩子现在刚满三岁,每天跟着姥爷姥姥在地头转悠,会认识各种时令瓜果蔬菜,会照顾他自己专属圈出的的“小小农场”,知道很多植物、气候和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会体贴老人家,帮大人端茶倒水,俨然是老人家的一个好帮手。
想到自己在居住地的小区所看到的同龄孩子,大多还是只会牙牙学语的小奶娃,玩的都是洋娃娃、汽车、超人以及滑板、汽车,电子产品成为了孩子的主要玩具,平时接触大自然有非常有限,。小林不止一次地感叹,农村孩子才有真正的童年呀!
虽然物质条件有一定差距,但是那种接地气的自然生长,正是我们现在都市孩子所缺乏的。
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不由得回忆起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书——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的著作《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这里有对童年的怀念,有对成长的记录,有对亲友的回忆,更有对于成长的思考。其中《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文章最令我印象深刻,从侧面了解到鲁迅的童年,探讨了学习与成长,同时,也回忆了在他成长过程中两个很重要的人物。
这两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重要作品,和鲁迅一贯严肃,冷酷的写作风格不同,它们充满着温情。
鲁迅在这两篇文章中,讲述了两位他又爱又恨,对自己童年生活有着深刻印痕的的人物。第一位,是带领他的女工,长妈妈。第二位,是他小时候读书时,三味书屋的老先生。
鲁迅的这两个长辈,先说长妈妈吧。
孩提时候的鲁迅记得,长妈妈连名字都没有。这个名字,还是之前的女工叫顺口,一直没有改的名字。长妈妈其人,可以说出来她很多的缺点。比如说,她有点儿迷信,总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让鲁迅对她说恭喜恭喜,好像这样就能赢得新年一年的好运气。如果鲁迅忘记了,会一直提醒他直到他想起来。长妈妈会讲故事吓唬他,还会先向别人告状,甚至不小心踩死了鲁迅养着的一只小老鼠,却骗他说是被猫弄死的。夏天睡觉的时候总摊成一个大字,挤得他没有地方睡。
这是鲁迅特别讨厌她的地方。规矩多,又琐碎,还说谎话……这简直不像是一个真正的长辈!
那老先生又是什么样的呢?
老先生是鲁迅儿时读私塾时的教书先生。他小时候就读的三味书屋,据说是全程中最严厉的书塾。老先生年纪很大了,头发已花白,对鲁迅也很严厉。有一次鲁迅问老先生什么叫怪哉虫,老先生很不高兴的回答,不知道!鲁迅就再也不问问题了。
按理说,学生有疑惑,是需要老师解答的。但是鲁迅却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回答。只能自己粗浅地理解为,他应该只读书,不应该问这些与读书无关的事,老先生只是不愿意说,不代表他不知道。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加起来,足够童年的鲁迅烦恼了。毕竟,如今看起来比芝麻差不多大小的事情,在我们童年的时候,都觉得是天大的事!
就像长妈妈踩死了鲁迅养的小老鼠一样,被鲁迅心心念念很久,虽然不能够将她怎么办,但是也足够他气愤很久了。
鲁迅的童年困惑,大概就在于这些他理解不了的问题上。阿长总是啰啰嗦嗦,给他讲那些要遵守的规矩和道理,老先生呢,又总是要求他去背那些难懂的书。
但是鲁迅的童年有快乐的时候吗?也有!
比如说,不识字的长妈妈,竟然能买回来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虽然长妈妈连名字都说不对,但是长妈妈却买对了。长妈妈不仅买了一本,还买了一整套,上面都是鲁迅日思夜想的小画。鲁迅在文中说,别人没有注意到他的想法,长妈妈却注意到了。所以,虽然长妈妈不小心踩死了他的老鼠,大抵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再比如说,老先生虽然总是很严厉,却很少体罚他们。不过是瞪几眼,假装呵斥他们,要他们认真读书。而且先生读书的时候,总会特别入神,这时候鲁迅就会偷偷拿纸描小画。
鲁迅是这样形容老先生读书的:“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谁又见过这样醉心读书的教书先生呢?有如此热爱读书的老师,学生大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这大概也是鲁迅虽然总是在课堂上偷偷画画,但是读书却没有落下的原因吧。
由此可见,名人的童年,也是和我们一样,有烦恼,有苦恼。但是更多的,却是欢乐。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经历,值得长大的我们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