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也能数字化指导?27日下午,第十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现场中心大厅人头攒动。来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以及大学中学的“考试专家”现场传授精准入学秘籍,毫无藏私。
排序10000和排序30000的“模型考生”,有何报考策略
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上台,直接抛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考生模型”。
其中一个是男生小明。就读于某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二时只考过物理,成绩为B+;春考发挥正常,考了330分;另两门等级考选考了思想政治和历史,平时成绩中等偏上。身体强壮,视力在4.8,对学什么专业没有特别偏好。父母希望其进入公职类职业。他在选择学校时的策略该是怎样的呢?
“根据小明的情况,判断他在高考中可能考到520分左右(排序10000名左右)的概率较高,存在发挥超常达到540分甚至更高分的一定可能性,或者发挥失常考到500分以下的可能,”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寻找最合适的升学路径,与自我准确定位分不开。坐标明确后,他给出四个建议。
首先,是不要放弃综合评价录取。由于小明存在跳到540分的可能,若5月报名综合评价录取,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可以在这一机制保障下冲刺心仪的学校,若失败也不会影响后续志愿填报。
其次,重视提前批志愿。根据小明的身体素质和父母意愿,可以参加公安类院校的意向报名,即使将来高考发挥不理想,依然有很大的概率录取。这部分的报名等操作,应该在4月启动。
第三个建议,是重点关注本市高校,不要放弃相似成绩位序的外省市院校。若小明最终高考成绩时520分左右,假如考虑本市院校,应在中间志愿重点关注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建议小明报考外省市院校,“性价比”或许更高。
他继续列举,排序10000左右的考生可能录取的外省市优质院校包括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考生在选择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否为原985、211高校,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其校内新兴学科等要素。
最后,他建议也可关注港澳台高校网站,了解相关信息。按照520分左右的成绩预估,可以选择的大学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等。
另一个可供大多数家长考生参考的“考生模型”,是排序在30000左右的小琳。同样是根据实际情况,先精准定位其在整体考生中的坐标,再指定线路。
令人意外的是,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同样建议小琳报名综合评价录取。“虽然成绩上来看,基本没有可能,但是也可以在5月报一下名,激励一下自己。”
他认为,小琳有一个优势也应充分发挥。原来小琳选考的科目里有物理,因此专业目录中几乎所有相应分数段的专业组都可以填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录取相对满意院校的可能性。
两张对比图告诉你,搏学校还是搏专业
相比考试院专家的“以人为本”,上海财经大学招办副主任彭曦从本市高考制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综合评价录取出发,为听众带来“可视化”指导——两张对比图。
先卖个关子,说回综合评价录取。以2017年为例,上海9所综合评价招生院校的要求均为:符合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通过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无不合格科目),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学生,均可报名。按照这个要求,各综合评价招生高校均在5月份完成了报名初审工作,初审总体通过率高达98.7%。
根据高校的综合评价专项招生计划,上海市招考部门单独组织学生填报志愿,单独批次投档。高考结束后,于6月23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和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只有考生高考总分达到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且通过报名初审,方可填报志愿。
接下来是开展校测。综合评价招生校测基本以面试为主(上海外国语大学加试外语听力),在注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融入了高校办学理念和培养需求。
通过2015年、2016年的实践,2017年除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外,另外7所综合评价招生高校均增加了招生计划。综合评价招生规模逐年上升,2017年增幅显著。招生人数的增加反映了各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认可。
彭曦放出的两张图,一张是2018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财、上外、华东理工、东华和上大等九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计划数与统招计划数的比较。可以发现,前三所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计划数已经高出统招计划数许多。
另一张图,是2018年九校综合评价录取和统招的提档线的高低比较。可以看到,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综合评价录取的提档分数线低于统招提档线。上海财大、华东师大、上外等三校的这两者持平,而华东理工、东华和上大的综合评价录取的提档分数线高于统招提档线。
“因此,在综合评价录取填报志愿时,对于不同的学校应有的放矢,”彭曦说。例如,复旦、上海交大的综合评价提档线比统招提档线低,选择它们,就可以“搏学校”;而一些高校综合评价提档线显然并不比统招线低,选择这些学校,应该是比较看重校内放出的优质专业,即“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