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哦,我有一次和撒切尔夫人的儿子、福特总统的儿子一起拍了张照片,起名叫‘SonOfBoss’(老板的儿子),简称 ‘SOB’……”面对记者,一把年纪的福布斯一本正经地说,表情严肃得很,眼里却扑闪着笑意,仿佛小学生搞完恶作剧般,退后几步,津津有味观察后效――― 在美国,“SOB”通常的意思是“SonofBitch”。
这位洋洋得意讲“段子”的,是福布斯公司副总裁,执掌《福布斯》杂志广告与市场工作十几年,福布斯五兄妹中排行老三的克里斯托弗。福布斯。
不必害怕花钱
虽然这个成天“算计”别人家财的苏格兰家族自己从不肯在《福布斯》富豪榜上露面,可根据老对手《财富》的估计,光是家族大哥史提夫。福布斯的私产,就已达到4.4亿美元。
有钱人家的孩子怎样看待钱财?克里斯托弗耸耸肩:“以前有个记者问我爸爸,你有那么多钱,会不会有负罪感?我爸爸说,为什么要有负罪感?应该高兴才对!”
克里斯托弗的爸爸就是著名的马尔康姆。福布斯,那个喜欢买游艇、哈雷摩托,有伊丽莎白。泰勒做女友,每年在家中举办盛大聚会,被称为“资本阳刚特色的象征”的乐天老头。老先生身体力行,赚得开心,花得愉快,如果有记者敢质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然有大儿子史提夫抬出亚伯拉罕。林肯的名言来挡驾:“不能用毁了富人来帮助穷人。”
不能放松赚钱
但是,福布斯家族历来家教严格,以防养出一群败家纨绔,毁了当年克里斯托弗的爷爷柏蒂。福布斯辛苦打下的江山。你可以有钱,但不能挥霍,更不能沉溺于花钱。
史提夫。福布斯在这次《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上说:富豪每一天都不能放松―――《福布斯》的美国富豪榜上,每年的变化超过50%。你今天是富豪,明天未必仍然是。
克里斯托弗换了种开玩笑的方式重复这个道理:“我们全家都要努力工作,老爸才能有钱玩热气球!”
从上大学时起,克里斯托弗就必须在家族的艺术收藏馆打杂,赚足薪水,以此读完普林斯顿的学业。直到今天,他在把俄罗斯宫廷的珍贵法内热彩蛋送往家族收藏馆时,仍要算计好半天:“究竟要卖掉多少页广告,才能买回这个蛋哩……”
不能因钱吵架
福布斯家族的孩子会不会为分到家产多少而吵架?
“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爸爸有两个办法!”一是,他小时候,每年夏天,父母、4个兄弟、妹妹和妹妹的保姆,再拖上两条狗,一大家子人会开车去西部的怀俄明州作长途旅行―――“在这么混乱的旅程里也能和平相处,大家还会为别的事情吵架吗?”
二是,从一个苏格兰穷小子发家的爷爷一直致力于训练孙子们和睦相处。时至今日,收效甚大。克里斯托弗一向对史提夫赞不绝口,夸他在经济学上的造诣,至于他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才华?“我的才华就是,我有3个很有才华的兄弟!”
不要为钱读书
上海人拼了老命要让孩子读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以便将来更好地赚钱。马尔康姆却对此嗤之以鼻:“反正大学里也学不到什么,人家比尔。盖茨、戴尔不都是辍学生?还不如让孩子上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呢!”于是,福布斯家的第三代虽然都上了普林斯顿、卡罗来纳、爱伯丁之类的名校,却大多在历史、艺术之类的 “冷门专业”里自得其乐。
是不是福布斯家族根本不在乎大学文凭呢?克里斯托弗微微一笑,开始自嘲:“在名校读书,是一段很好的经历。文凭嘛,也就这么回事儿。你看,我的学历比史提夫高,可人家是总裁,我只是个副总裁呀!”
《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不是冤家不聚头
对于这两个竞争对手,福家兄弟成天挂在嘴上的,就是“我们的广告最多”。看似不把人家当回事,心里到底还是认真的,专访快胜利在望时,翻译小姐一个不小心,把“福布斯排行榜”说成了“财富排行榜”,立即受到克里斯托弗和一旁福布斯公关负责人的“抵制”。小姐三句“Iapologize”,到底还是没换来克里斯托弗一句“Nevermind”。
都是著名的商业杂志,在克里斯托弗看来,它与那两个冤家到底有何区别?“我们风格不同。”《商业周刊》喜欢做前一周的新闻总结,《财富》常写很长的分析文章,《福布斯》则以深度、预测性见长。比方说,《商业周刊》报道说某公司今年盈利增长5%,《财富》会分析说这5%是怎么得来的,而到了《福布斯》手上,“我们就会说其实这家公司的盈利可以增长10%,然后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没赚到另一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