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越位 学校不缺位 才能建立良性的“家校关系”

教育是篇大文章,需要家长、学校、社会责任共担。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然而在现实中,家长责任体现在哪里?哪些关键环节作为校方责无旁贷?又有什么教育课题应当让社会广泛参与?这其中的边界,却常常模糊不清。一段时间以来,“家长作业”遭到频繁吐槽,更有家长怒而退群引发热议。山西太原教育部门近日明确规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消息一出,引发各地家长“艳羡”不已。看得出来,厘清家校合作的边界,已经是许多家长期盼的事情了。

家长不越位 学校不缺位 才能建立良性的“家校关系”

“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家庭责无旁贷。赋予孩子以生命,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把孩子培养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强调家长要发挥作用,突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一点错也没有。

曾几何时,“家校共育”并不像今天这样容易。家访和家长会就是学校和老师一直通用的家校沟通渠道。现如今,信息技术手段拉近了校园和家庭的距离,网络社交手段让家校沟通更直接,这是一件好事。老师和学校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也是对个别家长撒手放养、对孩子教育的大事不上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等错误心态的有益提示和纠偏。

家长不越位 学校不缺位 才能建立良性的“家校关系”

然而事情就怕过犹不及。当学校把家长微信群当成布置作业的“窗口”,把家长当成学校的“临时工”,过度强调教育的“家庭责任”时,家长的积极性不是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是受到了极大挫伤。“家校共育”的责任田中,家长责任边界无限度扩大,没有让责任田更丰润,而是见证了校园责任边界的后退。换言之,该学校承担的重担,挪了一部分给家长,这是卸包袱的行为,实属不该。面对这样的现象,更多的家长敢怒不敢言。

教育的责任田中,要让每颗苗都茁壮成长,既不能看天吃饭,等天下雨,也不能责任混淆,边界模糊,要让每寸土地的责任都清晰明确。“家校合作”的模式,要尽快明确责任边界,校园以内理应由学校负责,校园之外家长承担更多责任。“教书”责任更多在校方,“育人”责任由学校和家长共担。此外,由课本和大纲中衍生出来的作业和手工制作等职责,还是由学校承担辅导责任更科学、更有效。而对于在家庭中完成的作业,家长要起到督促的职责。但这里必须明确,督促的是孩子写作业的行为,而非批改作业。

“家校合作”已经被证实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必须大力推动的原则,它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当前,“家校合作”模式有了,但怎样从有到精,需要更缜密的规划,也需要家长与学校更密切地配合。不越位、不缺位,边界明晰、配合有力,这才是良好“家校合作”应有的样子,也才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家校关系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