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家长与孩子拥抱。朝晖中学提供
中新网杭州10月31日电 (牛妍 王题题)“放学后看到有同学对着他的奶奶大喊大叫,当时我突然觉得我应该多理解父母,不能让我的父母也这样心酸。”来自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刘达曦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有不同方式的沟通与陪伴,但是应该如何跟孩子正确、有效沟通,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
家长与孩子共阅读。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提供
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在浙江尤其是杭州的各个中小学中实行“家校共育”,建立“家长课堂”,通过让家长走入课堂的形式,让万千家长“更新”了各自的教育理念,有效缓解与孩子的关系,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助力孩子成长,这样的做法也获得了相关教育专家纷纷“点赞”。
传统家长“命令式”教育:多因“无意识”所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传统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正是因为将很多美好的憧憬寄予在孩子身上,面临孩子出现的问题,很多家长会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用简单粗暴式的方式告诉孩子该如何去做,不经意间,这种“简单粗暴”却被孩子当成了一种“命令”。
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徐云表示,这种“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年龄较小时会对孩子形成震慑,但是并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尤其待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更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会让孩子因父母的强势而选择远离。
刘达曦对此深表认同,他跟记者表露心声说,自己以前很少跟父母交流,感觉相互之间的“心门”是关闭着的,因为父母对自己只有“要求”,总在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他自己的想法父母却很少过问,因此在刚上初中的那段时间他与父母的关系曾一度很紧张。
其实,家长的“不理解”会影响到孩子日常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为了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自2015年起,该区德育研究中心特别搭建了“家长课堂”这一平台,建立了中、小、幼家长互动交流的模式,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效合力,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
费颖是杭州市“家校共育”课堂的资深讲师,同时也是刘达曦的班主任,通过多年来与家长在“家长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她表示,其实大多数家长都有一颗把孩子教育好的心,但很多时候家长会“用错力”,反而起了不好的效果。
“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很多家长其实不知道,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个性,只是盲目一味的‘下指令’,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烦。家长首先要有去了解孩子的意识很重要。”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德育教研员俞优棠说。
一边是孩子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困扰“怨恨”,另一边是家长为难以“搞定”孩子而“心累”不已。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场所,通过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让万千家长改变了交流沟通面貌,也让孩子感到到“新”家长的关怀。
搭建“家长课堂”:“家校共育”显奇效
早在去年,浙江省教育厅与浙江省妇女联合会联手推出了《关于推进全省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特别提出,“要推进家校互动,宣传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提升全省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在“家长课堂”上,该区采取现场授课和网络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家长可加入“下城家长课堂”QQ群,实时发表见解,提出疑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每次活动后的调查问卷显示,90%家长对活动表示满意,92%家长表示会将讲座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
朝晖中学在杭州市下城区推荐基础上,自行展开调查研究,设计课程,内容涵盖亲子沟通(家风、家训、家书)、习惯培养、青春期教育等,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呈现的问题特征不同,该校采用了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亲子互动式等方法,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实现平等、朴实、真诚、虚心的对话,“家长课堂”成了联结孩子与家长关系的“平衡器”。
刘达曦表示,自从他的父亲参加了学校的家长课堂后,每天回家都会给自己一个拥抱,刚开始觉得别扭,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我感受到父亲从一个很严厉的人变成了一个‘暖男’,他开始愿意倾听我的想法了,还会特意找时间跟我沟通,让我感受到了关注,很温暖。”
正是由于刘达曦与家长间消除了以往的“嫌隙”,加之家长与学校的正确引导,刘达曦在参加第九届全国学校性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关于早恋的四方会谈”时,对以前羞于启齿的话题,在在座专家和家长面前,大胆发声表达“家长教的应该是早恋后果的防范,而不是抑制早恋”,甚至还大胆询问“希望父亲能够教我追到母亲的方法”,引得全场“点赞”。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则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培育孩子与家长的关联纽带。让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家长讲故事给孩子听,姐姐讲给弟弟听……“不同经历的人,读同一本书会读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我们让孩子们珍视这份差异,从而更好的理解父母。”该校老师陈娟如是说。
“比起家长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温暖。但很多家长就没有学习过这些,所以需要系统的培训,学校就是家长接受系统培训最好的地方。”徐云如是说。
互补所长实现平衡:是“家长课堂”之本色
吴巧玲是杭州市下城区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10多年来共写了300多封书信,一直坚持用这种方式与儿子交流。在吴巧玲看来:“父母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的高下。比如,文字能够发挥的作用有时是语言无法达到的。”
“家庭教育应该专注于陪伴和关怀学生”是费颖多年的育人心得。她表示,但很多家长会认为教育就该是学校的事情,有时甚至连“天冷加衣”这样的生活细节都需要学校老师短信告知家长。
“‘家校共育’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让家长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家长要去做的,并教会家长应如何去做。将原本属于家长的那部分责任归还给家长。”费颖说。
“家长课堂”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培养途径,不仅弥补了孩子在学校教育中难以获得的陪伴与关心,同时也帮助家长了解了孩子所需的关心方式,达到了家长与学校的“互补”,实现了家长与孩子的“平衡”。
另外,俞优棠还提到,学校教育在对家长教育起到“优化引导”的同时,对于很多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受到应有关爱的学生,学校教育还将起到“修复”作用。
与俞优棠不谋而合的是,徐云说:“孩子在入学前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特别是父母人际关系处理模式不同,对孩子未来成长都有很大影响。如果孩子所在的原本家庭教育有很大问题,并且孩子在前期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损害,学校教育就还要承担起‘修复’的作用。”
可见,一个孩子要想健康成长,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关怀与照顾。如今,在浙江,“家校共育”的模式已经普遍推广开来,成为沟通学校老师、家长与孩子间的“平衡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