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家校关系扭曲症结在哪

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家校关系扭曲症结在哪

近日,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很多家长在感叹“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同时,继续大倒“苦水”;而老师们也频频“发声”,有人说自己到了深夜11点还在微信群里回复家长的咨询信息,还有人称自己从未在家长群中给学生布置作业……

随着“家长退群”事件持续发酵,江西、辽宁等省纷纷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和陕西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脆弱的家校关系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家长群为例,其本应扮演家校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共育,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诡异的博弈,让家校双方倍感压力。

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和老师后发现,这些矛盾背后除了互相抱怨和不理解之外,更多的是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家长吐槽压力巨大

老师直言无可奈何

北京市民刘波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他对那位“退群”的家长表示“特别理解”,“平日里,家长们的情绪就算堆积如山,也未必敢在家长群里对老师正面发作。正因为如此,当有人在公共领域捅破这层‘窗户纸’时,立刻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却无形间成为了“压力群”。这种压力来自于“看似留给学生实则留给家长”的作业或者其他任务。

在江西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家长群中,老师直接点名批评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标点符号都打错了,你当家长的不对孩子负责,不检查作业,想全部指望老师吗?”

这样的话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关于老师让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作为家长,他们都曾有过批改作业的经历,以小学为主。

刘波就是其中一位,他坦言,老师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家长必须批改作业,但孩子的作业完成质量高,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加分。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许多老师并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才让家长批改作业的,也有很多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某些个别案例的争议,折射出的是教育改革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界限不清的问题。完全把教育的相关工作推给家长,当然不尽合理,但将一切工作推给教师,也未必就是“理所当然”。

李蕾在成都某民办中学当初中语文老师。她坦言,学校有传统,每次都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留作业,自己“从未通过家长群向学生布置作业”。

李蕾承认,现在学生“不太好管”,对于个别比较顽皮的学生,她有时会很无奈,会在家长群里发通知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更多的还是通知一些常规要求以及请家长注意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之类的,我也不会要求家长必须回复‘收到’。”

在幼儿园担任小班老师的李君对于家长群也是心有戚戚焉。在她刚入行时,原以为发点上课照片可以让家长了解一下教学情况,但家长群目前发展成了咨询群。

“有一次,晚上11点多了,我还在群里回复家长的问题。一次两次倒没事,若每位家长都这样,我怕连写教案的时间都没有了。”李君说。

家长想退群却不敢

生怕错过重要通知

对于家长群,更多的人表示自己正处于“想退群,但不敢退群”的两难境地。

“你可以关掉声音,也可以选择消息免打扰,可那些不会消失的未读信息却让家长们无处可逃。”刘波说,不加入微信家长群,信息来源少得可怜,还可能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加了群,大量的信息容易让人坠入焦虑之海。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突然情绪崩溃。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要加班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本来上班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在群里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对于这位家长的情绪失控,受访的家长们纷纷表示特别理解。

虽然孩子还只是在幼儿园中班,但北京市民林辰还是对家长群的“险恶”深有体会。

按照她的说法,网上流传着的微信家长群潜规则并非笑谈,老师的通知是必选项,家长的讨论是可选项,向老师献殷勤是备选项,可一旦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所有不满和无奈都要放下,这一切都成了必选项。

孩子上幼儿园后,林辰的手机里多了两个微信群,有老师在的是一个,没有老师在的又是一个。“有老师在的家长群,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老师会通报孩子的在园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与老师沟通。没有老师的家长群,就是家长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

林辰原以为,在那个没有老师的群里发言,可以百无禁忌。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那次群里讨论元旦时班级集体购买物品,她没多想就在家长群里发表了反对购买指定物品的消息,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没多久,就有班级的家委会成员发来私信说,‘发表不同意见,请先和家委会私下沟通,以防影响班级团结’。”林辰回忆说,虽然她认真解释了自己的建议,但随后被告知指定物品已经得到老师的“拍板”。

此后,林辰没再吭声。从那天起,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的林辰开始学习如何在家长群里“当家长”。

然而,即使学会了谨言慎行,林辰有时候也会不胜其烦,因为“一个班不到30个学生,3个老师,可是群里总人数将近70人。有的家长把爷爷奶奶、舅舅姑妈都拉进了群。很多时候,老师介绍学生情况时,一些家长会在群里聊家长里短,把老师发的内容都淹没了”。

尽管如此,林辰也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万一哪天不@所有人,漏掉通知可就坏了”。

所以,林辰每天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把两个家长群全部翻看一遍,防止班级的相关通知信息被淹没在各类闲聊中。

家长群变成攀比群

努力表现源于心虚

面对与家长群有关的讨论,许多网友回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家校关系。一名网友在微博上问出了一个赢得海量点赞的问题——没有手机和微信的时代,老师们都是怎么过的?

有媒体报道称,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其依仗的无外乎两点:一是通讯发达了,写段文字发个通知,就可以把家长给安排了;二是现在的一些家长,比之以往有了更高的学历和能力。但家长群提供的应该是便利,而非压力;建立的应该是高效的沟通和和谐关系,而不是低效的纠缠和压迫关系。

建立家长群的初衷,不外乎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降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本。然而,这种看似理想的状态似乎并不理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群变成“负担群”“攀比群”“马屁群”。

“有人说,在微信盛行的中国,取消家长群的做法似乎并不现实,它终归在家长了解孩子动向、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技术发展,诸如我们幼儿园使用的家园互动平台让很多微信家长群的问题迎刃而解。”北京市民张文笑称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她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让家长进入某移动互联网家园共育互动平台,平台可以实现幼儿园动态发布、活动通知、签到等。

但张文曾经却为此焦虑过,因为“这简直不给家长留机会”。她所说的这个“机会”,其实就是“表现的机会”。

“表现的背后就是刷存在感,存在感刷足了,才能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关注。”张文说,她也曾反思过,为何当初听闻没有微信家长群时会焦虑、恐慌,甚至将互动平台的便捷视为“不合理”。

“作为家长,在家长群里绞尽脑汁地努力表现,其实是因为心虚。即使在社会上有再光鲜的外表、再荣耀的头衔,在家长群里也都要放下身段,我们要表示的是——我能随叫随到。”张文自我反思后意识到,作为家长,她一直生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灵活”而没有被老师选上,从而“连累”了孩子。

加入家长群一年多后,林辰感觉到,很多人都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敌人——“别人家的孩子”,而家长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也到处都是敌人——“别人家的家长”。所以,家长群里的各种明争暗斗才会如此风起云涌。

记者发现,即使各方意见都不统一,但有一句话几乎是每个受访的家长、老师都曾提到的——都是为了孩子。


家校关系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