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不以门第取人,也不以男女厚薄相待 名人家教

  廖承志(1908--l983)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广东归善(今惠阳)人,生于日本东京。廖仲恺之子。1928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德国、荷兰、比利时从事中国海员工作。1930年赴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32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参加红军,任中共川陕省委常委、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并参加长征。1937年去香港,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香港沦陷后,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委领导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统战部副部长、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港澳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和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教子故事

  廖承志年轻的时候,整天为革命东奔西走,顾不上照顾自己年老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建国后,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自己也上了年纪,不过,他对自己的子女始终要求很严格。

  廖家在海外的亲戚很多,其中有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一系的,也有他的母亲何香凝一系的。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后,许多亲戚回来探亲时,都向廖承志提出可以资助他的儿女们出国留学,也邀请他们到国外探亲。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廖承志总是一面表示感谢,一面婉言拒绝。

  廖承志有个女儿出生在香港,她在那里上学到小学四年级,是香港许多亲戚看着长大的。有一次,一位亲戚专门写信来邀他女儿去香港探亲,这位亲戚到北京来时,也当面向廖承志提出此事。于是,女儿按手续在单位提出申请。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申请转到廖承志手里,就被他扣压了。直到第二年春天,邀请他女儿的那位亲戚在广州见到廖承志时,又提到此事,廖承志当时点了头。可是当女儿去问爸爸时,廖承志只是对女儿说:国内不是挺好吗?去香港干什么,还要花人家一笔钱。这样,女儿最终也没去成香港。虽然如此,女儿也理解爸爸的心思。

  有些人借开放政策,眼睛盯着海外,千方百计找关系到外面去,廖承志对这些很不赞成,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一套,孩子们也就服从他的意愿了。廖承志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后,他的女朋友要到美国留学,他也想同去,结果廖承志硬是没让去。他们结婚之后,儿子安心留在国内工作了。

  廖承志一生不趋炎附势,不以门第取人,也不以男女厚薄相待。他自己的孩子不少,可是还曾经收养过几个烈士遗孤,在家里同亲生儿女一样对待。罗伟明的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同廖承志一起在上海被捕的难友,后来被国民党杀害了。解放初期伟明在北京念书,住在廖家,廖承志对他很好。后来他参加了志愿军。叶挺将军的女儿也是让廖承志留在家里,同他的女儿一起上的中学。

  廖承志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一身正气来教育自己的子女的。

  教子点拔

  廖承志自始至终都坚持不让自己的子女到国外去,以自己的一身正气影响和教育着孩子们,而且在动乱年代也坚持这样做。这对孩子的教育起了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逐渐学会道德判断的,当他遇到一件事情,或听说一件事情,他要对这件事的对错、好坏做一个判断。因此,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或学校都应当给予适当指导,人能分辨正和邪的时候,他就会接受越来越多的正的东西,思想上行为上就会很正,邪的东西也就远离他,那他的正气就会越来越强。所以对家庭或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很重要,孩子必须学会做道德判断,家长和学校应把好的道德标准教给孩子们。

  中国传统的民族品格很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家不齐而求治国,恐怕难以办到。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优秀的小集体,都能成为开创社会新风的小单位,社会新风便会好转。所以,把治家放在首位,这是正确的。而治家首要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教子”上,家里不出“败子”,其家也安,其国也宁。因此古今有识之士都重视孩子的教育。

  正确的教育子女,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志气、豪气、节气和正气;另一方面引导子女成为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不要成为社会的累赘。

  总之,要以自己的志气和正气教育子女,使他们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有气度,没有气度是难以支撑大厦的。从培养做国家将相之才到培养个人修养,都缺不得志气和正气。

  教子小径

  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正气和志气等道德教育。

  教子名言

  两腿直立的人,比屈膝下跪的人高大。 ――古希腊谚语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莎士比亚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罗马尼亚谚语


亲子教育 footer